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临翔区“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 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发布机构:临翔区政府办 作者:  时间:2023-04-20   点击数:  打印 】 【 关闭

临翔政办发〔202324


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临翔区“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

规划(2021-2025)》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区直各办、局,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现将《临翔区“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418

(此件公开发布)

临翔区“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

20212025


前言


大健康是覆盖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的全部产品和服务,涵盖了生命科学、医疗卫生、生物医药、养生养老、健康产品、健康运动、健康旅游、健康文化、健康饮食、健康保险等领域的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是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覆盖一二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发展潜力大等特点。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是加快健康临翔建设、加速临翔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根据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健康临沧2030”规划纲要》《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健康临翔2030规划纲要》《健康临翔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临翔行动(20202030年)的通知》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优势条件

临翔区地处临沧市政府驻地,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资源优势,全森林覆盖率为76.3%,素有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中国碗窑土陶文化之乡的美誉。临翔是中国的锗矿之都”“三土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临翔区作为云南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以四季恒春的气候品质,浓郁多样民族风情,深厚博大的茶叶情怀、和谐原生的人文环境,紧紧抓住旅游集散中心区位优势,以恒春之都.首爽临翔为品牌定位,整合资源、凝聚力量,着力打造,临翔旅游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景区(点)得到初步开发和利用。

——全区生物药材资源独特丰富。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3000多种药用植物(已查明448种)。2017年,云南中医学院、临翔区中医院联合对我区野生药材资源进行普查,普查出药用植物97个科,311个种。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有:滇龙胆、滇黄精、滇重楼、雪胆、林下三七、草果、石斛、茯苓、灯盏花、金银花、栀子、迷迭香、红豆杉、金线莲、露水草、天冬、白芨、香砂仁等20多种。小面积试种野生药材主要有:细花根、仙茅、何首乌、双参、西南远志(娘母良)、紫金龙、神衰果、百合、鸡肚子树、滇鸡血藤、续断等10多种。目前,广福药业有25个国药准字号生产批文,主要生产的有复方滇鸡血藤膏、首乌丸、香砂胃痛散、藿香正气水4个产品,核心产品复方滇鸡血藤膏属云南百年名药,该药以生长在临沧境内海拔17002200米的滇鸡血藤为主要原料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初现成效

1. 生物药业产业快速推进。临翔区中药材面积累计达5.88万亩(野生中药材面积3.46亩),其中人工种植面积2.42万亩。种植中药材共涉及10个乡(镇、街道)49个行政村,涉及企业12户、合作社27户、种植大户45户、零星种植户650户。种植中药材品种共计28个,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的品种有香橼、龙胆草、花椒、雪胆、滇黄精、三七;100亩至1000亩的品种有生姜、茯苓、细花根、砂仁、半夏、滇重楼;100亩以下的品种有吴茱萸、火棘、白芨、紫金龙、金线莲、紫丹参。其中云南善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获得有机认证999.9亩,创建区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6100亩。2022年,全区中药材产业完成产量0.3万吨,农业产值9196万元,涉及人口1.1万人,人均农业产值8360元,加工产值7537万元。

2. 建设中药材产品开发生产基地,一批企业得到培育和壮大。全区有中药材种植、初、精加工企业14户(广福药业、善源生物、福大吉、惠康药业、滇南本草等),道地药材研究种植协会1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27户,种植大户45户,零散种植户650户。规上企业1户(云南广福药业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1户(临沧福大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3户(云南广福药业有限公司、云南善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临沧惠康中药材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临翔区已成为云药之乡全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户、省级中药材加工科技型企业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2户,优质种业基地4个、科技示范园4个、星创天地”1个、科技经济合作组织4个。建立华中科技大学临沧市临翔区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在金线莲等中药材组培和林下种植技术研究方面开展技术合作,并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临翔区通过巴斯德流感期临床试验项目一次性疫苗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

4. 对外合作推介工作取得突破。积极参加上海进博会、南博会、东盟华商洽谈会,继续深化与上海市崇明区、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区域的合作,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进一步密切与重点区域的经济合作,加强资本引进、渠道建设、市场对接,深度开展资本和产业合作。通过专题、定向、定点组织开展小分队招商和精准招商活动,以集群式引进、专题性推介和精准招商、定向招商为主线,拟定个性化招商方案,提升重大招商活动实效。按照强链、补链、延链的思路,分门别类找准中药材产业的链主企业,列出目标企业清单,量身定制招商方案,发挥招商团、企业服务团作用,招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0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8个,其中:区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4个(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民营医院5所,个体诊所(医务室77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中心卫生院3个),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102个。全区千人口拥有病床4.74张;卫生人员2059人(含民营、编外),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55人;执业(助理)医师607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1.63人;注册护士1008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护士2.72人;公共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400人,每千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1.08人。全科医生57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师1.54人。全区民营医院5所,编制床位331张,实有床位344张,千人口床位0.93张,占全区床位总数的21.7%;卫生技术人员数212人,占全区卫生人员总数的10.3%,执业(助理)医师人数51人,占全区8.4%,注册护士126人,占全区12.5%,门急诊人次5.17万人次,占全区10.6%,出院人数1.05万人,占全区20.8%,社会办医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2. 中医民族医药服务体系。临翔区中医医院被评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区建设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4个,在建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4个,建有中医学术流派专家工作站10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全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乡镇卫生院都设置了中医科、中医馆,覆盖率达100%100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96.15%

3. 健康养老服务。目前,临翔区共有在建及建成养老机构(设施)13个,总床位1199张。其中,城市公办养老院3,床位510张;民办养老机构2个,床位90张;农村敬老院8个,床位324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农村互助养老站20个,床位275张。投入使用养老机构6个,床位318张,从业人员39人(其中:护理员36人)。全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床位10张,入住20人。

4. 健康旅游业。启动博尚碗窑七彩陶瓷文化景区、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新产业园等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旅游小镇建设,发挥旅游对城镇发展的提升作用;围绕精品特色农业庄园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旅游与产业建设、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一批旅游特色村和民族文化旅游村,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后荣获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中国碗窑土陶之乡中国最佳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名区等荣誉称号。随着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恒春之都.首爽临翔等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第二节 发展机遇

1. 市场前景广阔。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健康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亚健康人群规模大、老龄化加剧、互联网+、医疗体制改革等背景下,我国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符合国家发展导向。中医药产业发展多年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务院出台《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我省出台了《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年)》和《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市出台了《临沧市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临沧市中药材种植加工工作方案》《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临沧市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为进一步加快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为快速的产业之一,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健康产品、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养生保健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在内的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链。

3. 有较好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云南省委省政府、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同时纳入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健康生活目的地内容来打造,目前产业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中药(民族药)、天然药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以及保健品生产、医疗保障服务、商贸流通等构成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力争全区中药材面积达10万亩(含野生中药材),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由于中药材作为特殊的经济作物,具有严格的道地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选择性,而我区具有发展道地特色生物药材种植的资源和健康美好生活的生态环境及气候优势,具备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第三节 面临的挑战

1. 中药材资源优势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临翔区中药材资源丰富,但目前中药材产品以原料型或初加工型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引导,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中药材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制约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地建设规模小。全区药材种植多是零散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规范化连片种植。二是龙头企业培育难度大。区内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企业量少质弱,达不到应有的生产能力,不能很好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没有全面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中药材产业发展缺少资金和项目支持,缺乏专业人才,基础研究滞后,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开发面临巨大的技术和人才压力。

2. 大健康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有待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医学科技创新尤其是协同创新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二是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中医药工作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人才严重匮乏,设备缺乏、经费投入不足、服务能力偏低、中医特色健康服务能力不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与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不相适应。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连接内外的公路等级不高,游客快进问题有待解决。全旅游景区景点分散,景区之间连接公路多数为三级或四级公路道路等级低、里程长,通达性差。此外,智慧旅游平台建设、交通导引、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台等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发展需求差距大,旅游供给侧短板突出,重点、节点景区景点要素配套不齐全,产品单一、组合度低。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融资难度较大,争取资金困难,投入不足,推进缓慢。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还存在薄弱环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集镇、村庄的卫生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宣传营销有待加强。宣传营销经费投入不足,多元化、全方位、多平台旅游宣传营销格局未形成,全区一盘棋宣传推介临翔整体形象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健康生活目的地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五是旅游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旅游企业量小质弱、旅游开发开放政策制约。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刻把握云南四个突出特点和临沧三个阶段性特征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医疗卫生、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和保障、其他与健康相关服务为抓手,加快转变健康服务领域发展模式,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临翔建设,增强健康服务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为全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为与全国同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 政府主导,多元发展。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强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组织协调和市场监管作用。促进医疗健康与康养、养生、旅游、互联网、高原体育、金融保险的多元化融合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2. 以人为本,健康发展。把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立足健康需求,统筹区域健康服务资源配置。

3.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深入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突出临翔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形成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的健康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临翔特色的健康服务业品牌。

4. 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抓好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保障;协调好城乡、区域,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各方关系;保障医务人员、人民群众各方利益,协同发展、均衡发展。

5. 开放合作,联动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双向开放,深化与缅甸的医疗卫生健康合作,积极探索全区现代服务业高效利用国内外市场、国内外资源加快发展的新路径,以大开放、大合作促进大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2025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健康产业体系,全区健康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5亿元,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50亿元,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打造功能完备的公共医疗服务中心、健康养老示范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独具临翔特色。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以公立机构为主体、社会机构为补充、覆盖全民全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康养、健康文化旅游和健康保险、医药商贸物流、健康地产协同发展,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健康服务机构和企业。

——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资源不断聚集,人才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名医名科名院数量大幅增加,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康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及应用有较大突破。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健康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健康产品日益丰富,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提升,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健康产业服务群体。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健康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服务体系科学规范,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医养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形成,全社会健康意识显著增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形成独具临翔特色、文化氛围浓、创新活力强、行业自律好、政府监管有效的发展环境。

1.“十四五临翔区健康服务业主要指标表

序号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

2025

备注

1

健康

水平

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岁)

76.05

77.6

预期性

2

婴儿死亡率(

4.53

4

约束性

3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0

10

约束性

4

医疗

资源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4.74

6.94

预期性

5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63

2.76

预期性

6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2.72

3.51

预期性

7

经济

水平

健康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20

预期性

8

——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亿元)

4.48

6

预期性

9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亿元)

3

预期性

10

——健康保险和保障服务(亿元)

1.5

预期性

11

——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亿元)

10

预期性


第三章 发展布局

第一节 空间布局

按照十四五时期全区一核一轴两环多点总体空间布局,考虑临翔区健康服务业发展态势和地域特色,逐步构筑构建一个中心、两环融合发展、示范引领多点融入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布局。

1. 构建一个中心围绕一核一轴建设推进,支持医疗机构组建或加入中缅区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服务资源,建立涵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围绕建设健康管理中心和健康体检中心,支持新建、改建和扩建医疗、科研、教学、成果转化中心等基础设施,规划打造集医、药、学、研、康、养、旅为一体的健康产业综合体。

2. 融合发展依托临翔黄金海拔优势以及避暑避寒双宜的气候、优美生态环境优势、澜沧江壮美风光、悠久的茶文化、土陶文化资源,打造东环生态旅游线、西环民俗风情旅游线融合发展

3. 示范引领多点融入以重点村、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发展规划,多点打造。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文旅融合发展和澜沧江沿岸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将临翔区建成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坚持绿水青山为形、乡愁乡韵为魂理念,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休闲旅游模式,推进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建设,加快半山酒店和特色民宿客栈建设,开发以茶、陶文化为重点的特色旅游产品,培育健康旅游品牌。进一步发挥临翔、陶产业优势,深度挖掘茶、陶文化旅游资源,加快推进临翔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新业态产品和精品线路,着力把临翔建成世界闻名茶、陶、旅、学、研、康养旅游目的地。


第二节 分级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错位协同、均衡发展的原则,围绕总体布局,明确区、乡、村健康产业布局重点,分级建立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

区级:依托医疗服务资源,结合临翔区特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草药产业、教育体育事业、旅游产业等发展规划,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产业发展方向及思路,推进建设中医医院、医护型养老中心,建成具有突出特色的医药健康机构、项目、基地,推动老年大学网络建设,将康体养生、文化、旅游、教育等元素融入健康产业发展之中,探索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新模式。

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级:积极贯彻落实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各项任务,在每个乡(镇、街道)和城市社区建设养老护理院、乡级中心卫生院和老年活动中心;每个行政村(社区)建设村级卫生室,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互助养老服务站)和老年活动室,配套设置医务室和老年大学学习点,拓展和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使居民就近享受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共享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惠。


第四章 发展任务

第一节 中医中药产业

1. 建设中药材品种引进种植试验和良种繁育基地。以临翔道地药材和民族药为重点,加强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良种引进、筛选、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研究和试验示范;筛选一批适宜临翔种植、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大宗药材品种,定品种、定产地进行示范种植,建设一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2. 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以林下种植模式为主,重点发展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推进云药之乡提质增效;重点推进林下三七、滇重楼、滇龙胆、滇黄精、雪胆、草果、仙茅、雪山党参等中药材品种规模化发展,不断做大滇鸡血藤、石斛、续断、草果、白及、滇雪胆、砂仁等一批有特色、经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药材品种;探索推广中药材林下种植、野生抚育等栽培新模式,提供高品质药材,促进中药材产业多元立体化、可持续发展。

3. 建设中药材加工生产基地。以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为重点,开展中药性状和安全性等研究,加快推进中药(民族药)、中药饮片生产加工,植物药中间体及提取物、医疗机构院内制剂、医疗器械等产品开发生产,实现产业升级;推进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品种二次开发,充分发挥现有药品批号优势,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筛选和盘活一批已有批准文号休眠品种,加大药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药品加工产值;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形成一批中药材特色品牌,打造一批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基地。

4. 建设中药材产品商贸基地。加强中药材现代仓储物流中心、区域性药品批发配送中心、冷链物流的建设,健全药材供应保障体系,促进多元化的药材流通。持续加大中药材流通追溯覆盖率,逐步实现全品种的全产业链大数据追溯,提升企业竞争力;推进互联网+药品流通平台建设,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规范零售药店互联网零售服务;建立完善互联网药品交易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全面提升药品流通行业信息化水平。

5. 融合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弘扬食疗食补养生传统文化,宣传普及科学安全的饮食调养知识,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提供时令药膳配方个性化定制服务。鼓励企业开发具有养生保健功效的本土优势食材资源,大力发展药膳、方便食品、保健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各类健康食品。

专栏1:中医中药产业重点建设内容

1.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区中医医院建设成为规模适中、特色鲜明、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三级中医医院,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基层中医馆全覆盖,探索在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打造区域相对独立、中医服务更加丰富的中医药服务场所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0.65张,每千常住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达0.4人。

2.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以国际化、品质化、高端化为建设方向,推动旅游和康养深度融合,培育健康+旅游新业态,推动中医等医疗服务进景区,促进临翔旅游由观光型康养型转变,打造国际康养旅游胜地。


第二节 生物医药产业

1. 建设生物医药加工生产基地。以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为重点,开展中医药性状和安全性等研究,加快推进民族药、中药饮片生产加工、植物药中间体及提取物、医疗机构制剂、医疗器械等产品开发生产,实现产业升级。推进中药(民族药)、天然药物品种二次开发,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筛选和盘活一批已有批准文号休眠品种,大力发展药食同源品种,形成一批中医药特色品牌,打造一批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基地。

2. 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滇重楼、三七、雪胆、金线莲、鸡血藤种植项目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生物药业和大健康相关产业,建成云南重要的生物药业制造基地和临沧重要的大健康产业基地。

3. 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加大道地药材的深度开发、传统名优中成药开发和民族医药的研发。重点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扶持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快速发展。2025年,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达5户以上。

4. 创建特色知名品牌。以道地药材的深度开发、传统名优中成药开发为重点,鼓励企业开展以功能性食品为主的延伸性产品研发,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提高中药材原产地附加值。加强中药材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保健品、特殊用途化妆品、日化用品等大健康产品的开发应用,构建中药材种植、中药提取物加工、中药饮片和制剂生产、中成药制造等门类齐全的中药产业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积极引导支持注册商标,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培育复方滇鸡血藤膏、藿香正气水、香砂胃痛散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5.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中医药研究,建立专家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产业技术攻关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工作,为全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有效技术和人才支撑;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与国内外、省内外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支持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灵活培养和引进实用技术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加快产品技术创新、转型发展,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围绕道地药材、民族特色、药食同源药材种植(养殖)和加工生产技术瓶颈,策划和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研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成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一批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星创天地和众创空间。

6. 建设生物医药产品商贸基地。加强生物医药现代仓储物流中心、区域性药品批发配送中心、冷链物流建设,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多元化的药品流通行业发展。鼓励药品零售企业深入社区开展药品零售服务和医疗器械销售等多种经营,构建健康药品服务的新格局。推动互联网+中医药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建设临药信息网和临药数据库,构建覆盖全生物医药生产企业、原料基地、流通企业的产供销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和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收购与销售信息畅通,实现中医药资源价值最大化。完善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发展,打击药材种子、种苗和药材种植加工及交易中的违法行为,提高药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

专栏2: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建设内容

1.滇重楼、三七、雪胆、金线莲、鸡血藤种植项目。

2.生物医药现代仓储物流中心、区域性药品批发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


第三节 医疗服务健康产业

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聚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与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数达到6.94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服务数达到2.76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26%左右

1.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布局、均衡配置的原则,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和标准。临翔区重点办好1所区级公立综合医院和1所中医医院,做好人民医院创等及区中医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工作。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以及开展特需服务的比例,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预留空间。

2. 推进专科医疗机构建设。以优化结构调整,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主线,合理调控区域内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原则上不再新增城市综合性医疗机构,新增和存量调整医疗资源优先支持儿童、妇产、传染病、康复、精神卫生、皮肤病、老年关怀和肿瘤等专科医疗机构建设。

3. 加快部署多元化办医格局。健全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特色、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鼓励并引导社会资本出资新建、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医疗卫生机构。着眼三孩政策带来的新需求,加强妇幼保健生育服务。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综合性医院转型发展、摸索新服务模式。

4. 大力发展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办医发展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等专业机构,构建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营造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环境,床位设置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实行非禁即入,完善社会办医在土地、投融资、财税、价格、产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医院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实行同等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人员到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支持社会办医院引进优质医疗卫生技术人才。

5.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推进区级医院提高服务能力水平,实施基层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加强乡镇卫生院科室硬件、人才队伍建设、标准化配置设施设备。实现100%的乡镇卫生院设备标准化配置,着力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6. 规划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积极引入省内外优质医疗资源,与省外先进水平的大型综合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帮扶关系,临翔区人民医院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劲,立足临沧、服务滇西南,着力打造具有诊疗技术龙头地位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7. 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及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建设。科学布局,重点培育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争取十四五期间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明显提高。积极争取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加快推进4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项目建设,强化中医药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专科特色,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纳入重点学科建设范畴,重点加强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儿童营养指导专科建设;全面形成覆盖全区的临床重点专科(科室)群,医疗卫生机构各项专科新技术得到快速拓展,大病诊治水平显著提高,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

8.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优化医疗流程,大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推行预约诊疗,建立良好就医秩序,着力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推行并落实惠民便民措施。公立医院开展满意度测评,纳入医院年度责任目标,开展专项抽查考评。

9. 推广绿色医疗产业。营造绿色的就诊环境、清洁的医疗设备、畅通的服务流程、更加注重患者安全、主动减少医源伤害、共建医患和谐等氛围,以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医疗服务手段,让患者能够享受到最精准、最适度的治疗。推进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在全范围内建立1绿色建筑试点医院。

10. 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各专业、学科的医疗质量控制。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建立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备案管理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控制动态测和反馈机制。加强医师执业管理及医师定期考核。严控不合理医疗费用,规范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行业自律,鼓励社会、媒体和公民对其服务进行监督。



专栏3:医疗服务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1. 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均衡发展,带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2. 双提升工程:健全区级医院感染性疾病负压病房及ICU建设,提升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和业务用房,配置卫生检验、健康相关因素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设备,增强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防控能力。

3.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争取十四五期间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


第四节 健康养老产业

1. 推进医养结合。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支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增设康复、护理和养老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加快推进医疗养老联合体建设,广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社会资本开办老年病医院、老年康复医院、老年护理院。2025年,全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稳定在100%,护理型养老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30%以上。

2. 开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医养服务设施,推进与卫生、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互补共享,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配备护理人员,康复护理设施设备和器材。引导社会力量管理运营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充分利用乡镇敬老院现有的资源,新(改、扩)建一批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025年,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0%

3. 丰富养老服务业态。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企业,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鼓励金融、互联网等企业进入养老服务业,适度发展健康地产,建设健康养老综合体。创新发展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养老、个性化健康管理、互联网健康咨询、生活照护等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支持家政服务机构的发展,扩大市场需求。探索在职业院校增设家政专业,开展护工技能培训,提升家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4. 加快适老化建设。推进居住区和公共服务区的适老化设施建设,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善适老设施建设标准,落实城乡各类公共设施、老年设施和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生态标准、技术标准。加大老年产品研发力度,鼓励设立老年人用品专柜、专营店、连锁店,提升老年保健品和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2025年,城市道路、社区公共场所和涉老设施场所无障碍化率达到100%。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5.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创新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利用先进的可穿戴、便携式的健康监测设备和智能养老监护设备等,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健康养老服务。

6. 发展多样化康复疗养产业。支持养老机构拓展和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立不同类型的健康养老模式,养老机构与所在地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病科比例不少于100%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索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专栏4:健康养老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1.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病专科建设项目,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项目、老年护理院建设项目、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项目、乡镇敬老院建设项目、农村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建设项目。

2. 老年保健品供给建设项目,涉老设施场所、无障碍建设项目,适老化公共场所建设项目。


第五节 体育健身产业

1. 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抓好健身活动、组织网络、场地设施三个重要环节的建设。发展体育健美、体育锻炼、武术健身、球类竞技等项目,举办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赛事,推动专业赛事发展,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强化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残疾人等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和领导。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开展,抓好传统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

2. 完善体育健身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健身步道、骑行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等场地设施建设。加大足球场地供给,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设施功能区规划。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完成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

3. 拓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依托山川、湖泊、水库、河渠等资源,重点发展路跑、骑行、登山、露营、攀岩、帆船帆板、垂钓等户外运动健康休闲产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建体育产业基地、运动休闲基地、体育公园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实施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依托专业医疗机构和运动休闲基地,加快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建设,培育体育康复产业,探索设立体育康复产业园区。

4. 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倡导少静多动、适度量力、不拘形式、贵在坚持的健身行为习惯。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主题,持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各项体育运动,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支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健身意识。加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大科学健身指导和宣传力度。培育休闲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健身产业建设。

5.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开发具有临特色的户外运动项目,发掘民族民俗文化和节庆活动,拓展本土特色的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建设一批体育旅游、运动休闲示范基地。健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丰富业余体育赛事。

专栏5:体育健身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健身步道建设项目,骑行道建设项目,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地设施建设项目,登山、露营、攀岩、帆船帆板、垂钓等体育赛事建设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建设项目,足球场地建设项目,体育康复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第六节 健康旅游产业

1. 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议程示范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围绕温泉、湿地、森林生态等旅游资源,加快生态养生、温泉康养、健身休闲等项目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特色产品,完善配套服务,创新发展模式,临翔区建设成全省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2. 打造旅游+健康产业

1)中医疗养。以临翔中医药资源优势为依托,将中医理疗与休闲度假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具有临翔特色的中医疗养健康旅游项目。

2)温泉养生。以临翔区莲花塘、金湾半山温泉、大石房福顺康泽温泉资源为依托,打造温泉度假庄园、温泉度假小镇、温泉度假景区等项目。

3)果蔬养生。以茶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依托,重点围绕现代智慧农业、休闲养生产业等,打造以田园综合体、农业庄园、茶庄园、果蔬庄园等为主体的农业食品养生旅游项目。

4)健身休闲。建设临翔博尚曼莱湖体育公园、平村公主湖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为民提供健身休闲活动基地。

专栏6:健康旅游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1. 温泉康养项目。建设莲花塘温泉、金湾半山温泉、大石房福顺康泽温泉康养度假区。

2. 乡村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发挥临翔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气候优势,开发乡村休闲、森林康养等康养产品,重点培育打造博尚油菜花田、腾龙万花园等现代农业观光旅游项目。

3. 半山酒店建设工程。突出自然生态、小体量、低密度、建筑物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建设森林野奢型、滨水度假型、田园风光型、特殊景观体验型四种类型,选址于景观优美的半山区域,重点打造10藏在山间、隐没于林中、外观古朴、内部高端、设施现代、服务一流的精品半山酒店


第七节 健康管理产业

按照多元化、个性化、全程化、智慧化要求,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估体系和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健康教育产业发展。

1.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利用传统媒体、自媒体、新媒体和健康讲座等途径开展健康管理知识宣传,营造健康管理文化理念,推广普及医疗健康科学知识,倡导积极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区、乡、村三级一体化健康宣传,加快社区(村)作为常见病预防诊断、健康教育的前沿基地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文化和素养,形成健康生活理念和方式。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经常性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3%以上。

2. 加快发展多元化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和品牌,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积极开展健康筛查咨询、未病管理与治疗等形式多样的健康管理服务。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心理健康、母婴照料和残疾人护理等专业健康服务机构。2025年,培育1家以上健康管理企业。

3. 积极拓展预防保健服务。以预防医疗服务为核心,加快完善预防保健产业链条建设,推动疾病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支持医疗机构综合运用现代医疗技术和方法,对重大疾病和引起慢性疾病的重大风险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风险干预、筛查防治和健康管理。加强区域内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鼓励组建综合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全民健康档案。加强公共卫生大数据分析应用,提高对重大疾病的监测、预测、预警,提高处置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4. 持续提升妇幼保健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建设,引进优质妇幼保健医疗资源,提供多样化产科、儿科特需医疗服务。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实现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全覆盖。积极开展高龄孕产妇,再生育人群的服务和指导。


专栏7:健康管理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1. 居民健康管理工程: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人人行动的健康管理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健康临翔行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实现个体与群体的持续性健康管理。

2. 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工程:妇幼健康保障能力提升计划、家庭发展健康支撑能力提升计划、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第八节 健康体检与咨询产业

1. 发展健康体检与咨询等健康服务。快推进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机构建设。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健康管理科室;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健康体检、健康咨询门诊(室);引导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加强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心理危机等专项或综合性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和慢性病防治管理机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健康管理咨询和体检机构,支持有资本、有资历的专业体检机构开诊运营,为居民提供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医疗、家庭医生、慢性病管理、中医指导、疾病预防等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构建起以治疗为主逐步转向为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机制。

2. 积极推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个性化健康管理需求,探索集预防、评估、跟踪、随访、干预、指导、教育与促进为一体的新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培育一批以个性化服务、会员制经营、整体式推进为特色的健康管理企业,发展家庭医生、个性化体检、疾病筛查、保健指导、健康干预等特色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服务质量。鼓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推进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改革,试行全科医生团队与部分有条件的居民家庭建立相对稳定的订单式服务关系。为全人群、各层次人员提供健康服务,对居民提供系统性健康体检、评估和个性化危险因素干预服务;对职业病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功能康复训练与指导服务;对老年人提供年度健康体检与生活自理能力等健康评估服务;规范发展母婴照料服务,对孕产妇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提供营养与饮食等个性化指导。

3. 扶持健康咨询、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发展健康咨询机构,为全人群提供政策指导、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技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和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使用计划,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规范扶持护士、养老护理员、育婴师、按摩师等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

4. 加强对相关产品批发与零售业的引导和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增强诚信意识,自觉开展诚信服务。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管工作,加大对特效药、医院制剂、基本药物、营养和保健品、其他日用品批发零售等领域的监管力度,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的管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保证政务公开的各项制度和机制,确保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依法、及时公开食品药品监管和涉及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专栏8:健康体检与咨询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健康体检机构建设项目,健康咨询机构建设项目,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项目。


第九节 健康大数据产业

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医养健康相关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加快智慧医养健康产业共建共享;积极营造促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发展、安全规范的应用环境。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体系。

1. 夯实健康大数据应用基础。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强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信息产业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以居民电子档案、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核心的基础数据库,大力推广健康云应用。鼓励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强应用支撑和运维技术保障。打通数据资源共享通道,制定分类、分级、分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开放应用政策规范,稳步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放。加快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体系建设。

2. 全面深化健康大数据应用。促进大数据支撑下的健康维护、健康保障、健康产业三大体系的融合发展,加强居民健康状况等重要数据精准统计和预测评价。推动社会保障卡融合居民健康卡工作,实现实名就医一卡通和就诊信息互认共享。综合运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咨询和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院卫生资源布局。推进健康医疗临床科研大数据应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老年病和儿科等临床医学数据示范中心,构建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大数据服务支撑作用,构建数据共享、人才互动、项目共建格局,加快培育富有临翔特色的全息数字人产业链。

3. 培育健康大数据新业态。加强健康医疗海量数据存储清洗、分析挖掘、安全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发展健康医疗业务,促进健康医疗业务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不断推进健康医疗与养生、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鼓励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健康管理服务,大力发展居民健康信息服务,规范医药物流配送服务,推动中医药养生、健康养老、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文化、体育健身等智能应用。

专栏9:健康大数据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全人口健康信息资源平台建设项目,数字疾控·智慧公卫健康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疾控监测预警处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第十节 健康保险产业

积极发展健康保险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商业健康保险专业优势。立足我区健康保险服务需求,整合医保资源,提高保险保障水平。摸索医保支付和管理运行新机制,进一步便捷异地就医医保结算。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专业健康保险企业拓展专业健康险品种范围,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发展一体化保险服务,设计与健康服务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多样化健康保险产品。推出覆盖国际前沿医疗技术、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应用的医疗保险品种。探索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理赔服务模式,为保单持有人提供医疗、救助、保险赔付及结算等服务,切实为保单持有人提供便捷、个性化、普惠性的保险服务。鼓励商业保险公司针对不同人群开发相关的保险产品,提高居民商业健康保险的参保率。探索家庭医生团队、医疗机构、健康咨询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商业健康保险机构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保险模式发展,打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产业链。


专栏10:健康保险领域重点建设内容

重大疾病保险、特定疾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医疗责任险、医务人员职业保险、医疗机构财产保险、医疗场所公众责任险等建设项目。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加快完善区级层面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牵头部门,统筹编制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健康服务业工作计划,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单位要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明确职责,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强化跨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合理推进规划实施。

第二节 强化高位推动

建立统分结合、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协调推进体系。成立临翔区大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人民政府领导担任,下设大健康产业办公室卫生健康,统筹协调全大健康产业发展。各级各部门健全工作机制,定期研究制定专项规划,工作方案,工作计划,研究决定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协调重大项目规划、立项和实施等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谋划推进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建立责任落实和考核的刚性机制,探索大健康产业发展正面引导和负面清单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行产业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半年通报和会商,一年一评估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建立产业发展督查评估机制,以专项督导、监测评估为抓手,加大督促指导力度。

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取消不合理的政策规定,着力从市场准入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创新、投融资政策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大健康产业。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大健康产业公共产品目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改革,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制度建设,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简政放权,着力改善政府服务,简化项目审批环节。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利用现有的资源申办养老机构,实现医养融合跨界审批双通车

开展大健康产业示范县、试点乡镇创建工作,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促进养老产业集群、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健康旅游基地体育健康基地等建设,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基地)和优势品牌,促进我区大健康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第三节 搭建支撑平台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药物检验检测中心等新型创建平台建设,实现创新新药物,新型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等重点关键技术突破。

搭建投融资平台。支持健康产业企业积极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及项目收益票据等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筹措资金。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产业领域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推动金融和产业资本共同筹资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产业企业上市,加强债券市场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把健康产业类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鼓励外资进入健康产业领域。

搭建展示交易平台。定期举办或参加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合作洽谈会、产业博览会、国内外高峰论坛;探索国内外健康产业领域科技合作、交流新机制和新模式,促进国内外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互补和共建共享。积极宣传推介我区健康产业投资方向和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临翔健康产业。

第四节 营造氛围环境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打造强势宣传阵地和平台,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鼓励开办健康栏目或节目,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行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培育健康消费观念,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每年遴选一批在大健康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组织),优秀企业家和先进个人,并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区大健康产业发展情况和成就,广泛争取各方面关注和支持,吸引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营造有利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一条:临翔区绿美景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下一条: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临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