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临翔区教体系统2024年秋季学期安全提醒

发布机构:临翔区教育体育局 作者:  时间:2024-09-06   点击数:  打印 】 【 关闭


暑假结束,全区各校园已全面开学,为保障学生安全有序开启新学期学习生活,收获快乐与成长,在此提醒家长朋友、各校园和孩子们一起做好收假工作,家校合力共同做好2024年秋季学期学生安全。

一、调整作息和心理状态

1.帮助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运动,以适应开学后变化。

2.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注意营养均衡。

3.和孩子一起添置学习和生活用品,营造良好的开学氛围,进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4.与孩子坦诚沟通,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包容,帮助调节情绪。

5.鼓励孩子与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假期里的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6.跟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计划,树立学习目标,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消除假期结束的失落感。

7.教育孩子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按时到校或提前离校要请假;放学后不去网吧、游戏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娱乐场所。

二、在校安全

1.防人身伤害。教育孩子不携带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在学校或学校周围遇到可疑人员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安报告。

2.防踩踏。课间文明玩耍,不追逐,不打闹;上下楼梯、通行楼道靠右慢行、不推挤,在食堂、礼堂等人多场所不拥挤,讲秩序,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3.防坠落。在学校不攀爬楼梯、窗户、走道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避免坠落。

4.防校园欺凌。教育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文明用语,冷静处理矛盾,遇到学生欺凌等情况立即向老师和家长报告,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5.防高物坠落。学校要定期排查高空易坠落物体,防止高物坠落砸伤孩子。

三、交通安全

1.出行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正规营运车辆,乘车按规定佩戴头盔,系好安全带,下车时先观察,缓开门;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留,不在车边站;路上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追逐打闹,在道路上行走时,应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应靠路边行走;过马路时,应观察交通信号,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2.未满12周岁不骑行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行电动自行车。

3.家长接送学生时应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在学校周边接送学生时,应做到即停即走,避免长时间占道停放造成交通拥堵。拒绝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闯红灯、强行超车、不逆向行驶等危险驾驶行为。

四、防溺水

1.告诫孩子上下学路上不贪玩,不去野外水域游泳、捉鱼虾、玩水,放学按时回家。

2.提醒孩子若书包、鞋子、文具等物品不慎掉进了水中,不要自己下水捡拾,应求助大人。

3.孩子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正规的游泳馆游泳,游泳时时刻注意孩子安全。

4.教育孩子发现小伙伴去玩水要及时劝阻,劝阻无效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大人;若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大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不得盲目下水施救。

5.牢记“六不准”:不准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下私自外出滑冰或玩水;不准擅自(未经家长许可)与同学结伴滑冰或玩水;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滑冰或玩水;不准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滑冰或玩水;不准到无人监管的江河、溪流、山塘、水库、不明水坑边玩耍;不准冒然下水施救,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要惧怕逃离或者冒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

五、食品与卫生安全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不共用毛巾、杯子等洁具,不随意用手揉眼睛。

2.到正规市场、商店购买食物,不吃新奇野果野花,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不吃未清洗的食物,少吃生冷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身体不适症状要立即告诉老师及家长,并立即就近就医。

3.选择安全的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精力。

4.季节交替期间,传染性疾病容易爆发,加强个人防护,尽量不到大型超市或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六、防消防安全

1.在校遵守寄宿规定,不乱拉电线、不用明火,不留他人住宿,保持寝室干净通风,熟知逃生通道,学会逃生技能。

2.居家注意及时检查用电线路及相关设施安全,不私自乱接电线,避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及设备,对取暖器材等做到人离电断。

3.家中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妥善存放,教育孩子远离液化气瓶、燃气阀门等,监督孩子不玩火,不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爆竹。

4.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5.严禁在校园内给电车充电,要到合法合规的充电站充电。

6.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命令,不带火具进入林区,不在野外私自用火,不烧荒、不玩火、不投放孔明灯等空中移动火源。

7.发现火情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七、防自然灾害

上下学途中或周末外出时要注意防范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灾害,避开或绕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

八、防范侵害

1.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加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人,不轻易饮用或食用陌生人的饮料、食物,不随便接受陌生人提包、买票、照看东西、照看孩子等帮助,不上陌生人的车,看管好个人贵重物品及行李。

3.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4.看到同学受到侵害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及时寻求家长、老师、警察的帮助。

5.遇到不良网贷、电信诈骗等切莫越陷越深,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必要时联系警察部门处理。

6.加强自我保护,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7.教育孩子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僻的区域,不私自到同学、亲友家玩耍、留宿,不单独与异性在荒僻或陌生地方相处,不与陌生网友见面,防止性侵害。

8.教育孩子不参与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赌博诈骗等不良活动,严禁未成年人去网吧、酒吧、KTV、歌舞厅等场所娱乐、消费,远离黄、赌、毒。

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1.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2.远离刷单、赌博等网络诈骗陷阱,明确告知孩子出租、出借、买卖个人手机卡、银行卡的风险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提醒孩子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随意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与网友私下见面。

4.提醒孩子上网不攻击、侮辱、诽谤他人,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若遭受网络欺凌,应及时寻求家长帮助。

5.广泛培养孩子兴趣爱好,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家务劳动、户外活动、体育锻炼,丰富课余生活,以淡化对网络的依赖。

十、家校合力,筑牢安全防线

1.家长要树立科学家庭教育观念,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健康身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2.家长要积极履行监护责任,学习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认真开展家庭安全教育;学生请假、提前离校等事项要向学校报批,家校沟通要及时;孩子节假日外出活动,家长要做到知去向、知内容、知归时、知同伴,提前强化安全教育,做好安全保障。

3.密切关注开学季孩子心理状况,保持有效沟通,留守儿童家长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给予关心关爱。如果孩子出现心理困惑或亲子沟通面临困境,应及时向老师和学校、相关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指导与帮助。

临沧市临翔区教育体育局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