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地名由来:“南美”一词系傣语,“南美”是“水头寨”之意,因该处是勐库河的发源地,因而取名南美。
区位:位于东经99°45′~100°26′,北纬23°24′~24°06′。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距临沧城区48公里,位于临翔区西部,东与博尚相连,东北与章驮乡相连,西与耿马县接壤,南与双江县毗邻。
国土面积:国土总面积120.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59亩。
辖区及人口情况:全乡下设多依、南美、南华、坡脚4个建制村,共有24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有末乡村人口数为1388户4906人,有劳动力2998人。
民族宗教情况:境内聚居着拉祜、汉、彝、布朗、傣、佤、回7种民族,其中,拉祜族3547人占72.3%,汉族占15.2%,彝族占7.8%,布朗族占1.3%,傣族占1.4%,佤族占1%,回族占1%。
拉祜族原始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祖先崇拜等。其核心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同时存在原始巫术。主要信仰对象是三种:“萨”(神)、“哈”(魂)和(鬼),其中神是善良的,魂是附在物体上的,魂去物亡,鬼是害人的,神、魂、鬼的区别同样不十分确定,同一个鬼或魂,帮助人时就是神,害人时就是鬼,人对鬼、魂都满怀恐惧的心理。
自然地貌:地处怒江山脉向南延伸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部,怒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地势东缓西陡,平均坡度30℃。
气候情况:南美乡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石排坡山2835米,最低海拔竹笆桥1500米,有四季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冬干夏雨、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显著, 天气变化复杂,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连阴雨、低温冻害和大风、冰雹、雷电及由此气象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病虫害等。年平均气温为14.1℃,年积温在5800℃左右,年降雨量2200—2400毫米,年无霜期315天。月平均较高气温出现在6、7、8三个月,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气温较低为12月和1月,平均气温在8~1℃之间。
地质构造:地处怒江山脉向南延伸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部,怒江和澜沧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地势东缓西陡,平均坡度30℃。
水资源情况:境内最大河流为南美河,从多依南面至勐勐大河流经南美、南华、坡脚、双江县的勐库镇。长20千米,年均流量119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芭拉箐河、大坟地河、百石岩河、老几箐河、坡脚河。
森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达78.3%以上。
矿藏:南美乡已探明的矿藏有铁矿和铅锌矿,其中铁矿分布较广,但品位低,无开采价值。煤、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尚未发现。
主要名胜古迹:南美拉祜族乡,东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白石崖,西南有拉祜族生育之母“石佛”,东南有坡脚树龄在600年以上的2600亩大片古茶林,临勐线沿途万亩核桃,万亩茶园,都呈现给游人一片独特的自然风光之美,加之南美具有丰富的拉祜族文化旅游资源,使南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具有独特魅力。可开发为以下旅游产品:一是以白石崖景区、千亩野生古茶林、桫椤群等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二是以千亩野生古茶林、万亩茶园等为代表的茶山茶园旅游产品;三是以民族风情园、南楞田村、夹山等地节日庆典、芦笙舞、服饰、拉祜族村落、建筑、饮食、宗教信仰等为代表的拉祜风情旅游产品;四是以人工狩猎场、草山滑草场等为代表的娱乐旅游产品;五是以茶叶、野生菌、药材、竹编、拉祜王酒、芦笙、筒帕等为代表的土特产购物旅游产品。形成集民俗风情、观光游览、回归自然、竞技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教育及医疗卫生情况:全乡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学校占地38398平方米,共有建筑面积6306平方米。南美全乡入学率达99%以上。全乡共设有乡级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4个;乡卫生院核编住院病床5张,实有住院病床5张。
基层党组织情况:目前共有党组织17个 ,其中党委1个, 党总支4个, 党支部12个 。目前共有党员349名,女党员63 名,占党员总数的18.05 %。35岁以下党员94名,占党员总数的26.93%;60岁以上的党员68名,占党员总数的19.48%。少数民族党员273名,占党员总数的78.22%。大专以上党员46名,占党员总数的13.18%。目前共有申请入党人员154人。其中申请人员75人;入党积极分子57人;发展对象22人。目前出党2人,去世27人,流入0人,流出0人,失联0人。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695.366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950万元,林业收入605万元,畜牧业收入2645.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30元(含转移性收入2072元,不含转移性为8485元)。全年粮豆播种面积11858亩,粮豆总产量2312吨,(其中长寿仁豌豆产量439.417吨,收入318万元)粮食收入940万元,较上年的924.8万元增15.2万元,增长1.0%;共有茶叶面积13502亩,可采摘面积达9779亩,毛茶产量达695吨,茶叶收入达25020万;完成烤烟种植面积2342亩,实现收入824万元;种植油菜500亩,产量55吨,实现油菜收入28.6万元;共有核桃面积3.8万亩,产量520.5吨,较上年的540吨,减少19.5吨,减少3.7%,实现核桃收入780.75万元。
养殖业持续发展。累计生猪存栏5129头,出栏猪5918头。家禽存栏16384羽,出栏18652羽。大牲畜存栏2338头,出栏359头。羊存栏7025只,出栏3754只,实现畜牧业收入2645.5万元,较上年的2427.09万元增加218万元,增长9%。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在“特”字上做文章,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投资186万元建成梅花鹿养殖场1个,占地面积39亩,设计养殖规模200头,现已引进梅花鹿140头;引进青花椒、皇竹草等产业,种植青花椒420亩,皇竹草1300余亩,冬桃500亩。四是特色旅游初显成效。依托全国文明村乡、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生态乡(镇)等招牌,积极扶持拉祜族特色乡村旅游“农家乐”4户,使景区游览内容不断丰富,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实现旅游业产值211万元,游客量达2.7万人次,最高峰客流量达2000人/天、旅游车辆500辆/天。
三、行政村基本情况
(一)多依村
多依村距南美乡政府17公里,距城区30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多依自然村、山背后自然村、鸭子塘自然村、新寨自然村、烂坝寨自然村、大窝铺自然村),2020年末有乡村人口326户1188,有劳动力765人。拉祜族人口为724人,占总人口的61%。有耕地面积4291亩(全部为旱地,无水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6亩。有园地面积2719亩,林地面积8754亩,草地面积23412亩。2020年,大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752亩,粮食总产624吨,人均占有粮食525公斤。
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51万元,农民人均所得9874元(含转移性收入1945元,不含转移性为7929元)。种植烤烟60亩,120旦收入19万元,有茶园面积2359亩,采摘面积2259亩,茶叶收入415万元;种植核桃8754亩,挂果3500亩,泡核桃产量达156吨,收入96万元;种植油菜40亩, 产量4.4吨,产值2.64万元,种植蔬菜585亩,收入315万元;种植水果300亩,收入38万元,年末猪存栏1010头、出栏1185头,家禽存栏4412只、出栏5268只,大牲畜存栏722头、出栏98头,山绵羊存栏2117只、出栏1017只,畜牧业收入676万元。其他经济作物收入105万元。
1.多依林自然村(1组)。村委会所在地。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77户299人。有耕地655.5 亩,皆为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8046元(不含转移性收入),有劳动力193人,占总人口的65%。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605亩,核桃种植面积 1192亩,龙胆草种植面积544亩。
2.山背后自然村(2组)。距离村委会2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46户182人。有耕地615.7亩,皆为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8126元,有劳动力112人,占总人口的62%, 2020茶叶种植面积295亩,核桃种植面积1090亩,龙胆草种植面积723亩。
3.鸭子塘自然村(3组)。距离村委会4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36户139人。有耕地 554.7亩,皆为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8196元,有劳动力86人,占总人口的63%,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175亩,核桃种植面积1050亩,龙胆草种植面积529亩。
4.新寨自然村(4、5组)。距离村委会10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60户246人。有耕地1118.7亩,皆为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7626元,有劳动力171人,占总人口的70%,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749亩,核桃种植面积2350亩,龙胆草种植面积1064亩。
5.浪坝寨自然村(6组)。距离村委会9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47户 179人。有耕地699.6亩,皆为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7824元,有劳动力110人,占总人口的62%,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410亩,核桃种植面积1439.5亩,龙胆草种植面积1121亩。
6.大窝铺自然村(7组)。距离村委会7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39户156人。有耕地646亩,皆为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7843元,有劳动力88人,占总人口的57%,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125亩,核桃种植面积1677.5亩,龙胆草种植面积780亩。
(二)南美村
南美村是南美乡的一个贫困山区行政村,地处临沧城西南部,距城区45公里,辖7个自然村(竹笆山自然村、阿里新寨自然村、南愣田自然村、夹山自然村、株栗坡自然村、团山自然村、箐口自然村),2020年末有乡村人口363户1192人。有劳动力704人。全村拉祜族人口1112人,占总人口的98%。有耕地面积3003亩,其中水田1232亩,旱地1771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5亩。有园地面积1236亩,林地面积9717亩,草地面积27000亩。2020年,大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528亩,粮食总产547吨,人均占有粮食332公斤。
2020年,南美村经济总收入2154.366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0408元(含转移性收入2406元,不含转移性为8002元)。2020年共种植烤烟950亩,产量46吨,烤烟收入359.95万元;有茶园面积2379亩,采摘面积2379亩,茶叶收入239.4万元;种植核桃9717亩,挂果3000亩,泡核桃产量达130吨,收入180万元;种植油菜200亩,产量39.4吨,产值23.64万元;种植蔬菜1450亩,收入265万元;年末猪存栏1021头、出栏1080头,家禽存栏4048只、出栏4895只,大牲畜存栏476头、出栏89头,山绵羊存栏1356只、出栏970只,畜牧业收入585.94万元。
1.竹笆山自然村(1、2、3组)。距离村委会3.5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90户332人。有耕地871.9亩,其中:水田325亩,旱地546.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857元,有劳动力194人,占总人口的59%。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452.38亩,核桃种植面积2257亩,龙胆草种植面积1033亩。
2.阿里新寨自然村(4组)。距离村委会3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17户62人。有耕地143.9亩,其中:水田58亩,旱地85.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974元,有劳动力40人,占总人口的66%。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117.66亩,核桃种植面积602亩,龙胆草种植面积310亩。
3.南楞田自然村(5、7组)。是村委会所在地。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73户244人。有耕地501.7亩,其中:水田243亩,旱地258.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165元,有劳动力153人,占总人口的63%。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568.02亩,核桃种植面积2111亩,龙胆草种植面积717亩。
4.甲(夹)山自然村(6组)。距离村委会2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20户64人。有耕地125.8亩,其中:水田80.5亩,旱地 45.3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138元,有劳动力38人,占总人口的67%。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154.56亩,核桃种植面积695亩,龙胆草种植面积287亩。
5.株栗坡自然村(8组)。距离村委会3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37户142人。有耕地333.7亩,其中:水田153.5亩,旱地 180.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916元,有劳动力87人,占总人口的62%, 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248.56亩,核桃种植面积1315亩,龙胆草种植面积310亩。
6.箐口自然村(9组)。距离村委会7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38户144人。有耕地529亩,其中:水田185亩,旱地34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124元,有劳动力101人,占总人口的71%。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436.06亩,核桃种植面积1306亩,龙胆草种植面积280亩。
7.团山自然村(10组)。距离村委会5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40户 146人。有耕地497亩,其中:水田186.5亩,旱地310.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013元,有劳动力91人,占总人口的63%。2020年茶叶种植面积401.76亩,核桃种植面积1131亩,龙胆草种植面积280亩。
(三)南华村
南华村是南美乡的一个贫困山区行政村,地处临沧城西南部,距城区55公里,辖6个自然村(山里半自然村、山外半自然村、半坡自然村、平寨自然村、岩脚自然村、西山自然村),2020年末有乡村人口438户1656人,有劳动力1092人。其中拉祜族人口为1092人,占总人口的66%。有耕地面积6107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8亩。其中水田1400亩,旱地4707亩。有园地面积1118亩,林地面积11755亩,草地面积27364亩。2018年,大小春粮食播种面积3599亩,粮食总产812吨,人均占有粮食343公斤。
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40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1240元(含转移性收入2560元,不含转移性为8680元)。2020年共种植烤烟1292亩,产量达135吨,烤烟收入398万元;有茶园面积3283亩,采摘面积2520亩,茶叶收入656.3万元;种植核桃11755亩,挂果4000亩,泡核桃产量达130吨,收入195万元;种植长寿仁豌豆277.583吨,种植蔬菜11577亩,收入380.65万元;年末猪存栏1163头、出栏1256头,家禽存栏5045只、出栏5748只,大牲畜存栏916头、出栏90头,山绵羊存栏2782只、出栏1120只,畜牧业收入630万元。
1.山里半自然村(1组)。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68户280人。有耕地886亩,其中:水田199亩,旱地68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247元,有劳动力161人,占总人口的60%,2020年种植茶叶545亩、核桃1222亩,龙胆草种植面积400亩。
2.山外半自然村(2组)。距村委会1公里。2020年,全村有农户76户315人。有耕地975亩,其中:水田210亩,旱地76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356元,劳动力189人,占总人口的61%。2020年种植茶叶620亩、核桃1252亩,龙胆草种植面积480亩。
3.半坡自然村(3、4组)。是南华村委会所在地。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69户 298人。有耕地1355亩,其中:水田316亩,旱地103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407元,劳动力175人,占总人口的60%。2020年种植茶叶590亩、核桃1856亩,龙胆草种植面积530亩。
4.平寨自然村(5、6组)。距村委会4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77户308人。有耕地1024亩,其中:水田237亩,旱地78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203元,劳动力184人,占总人口的61%。2020年种植茶叶543亩、核桃2610亩,龙胆草种植面积500亩。
5.岩脚自然村(7组)。距村委会14公里。2020年末,全村有农户31户121人。有耕地526亩,其中:水田135亩,旱地39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341元,劳动力74人,占总人口的65%。2020年种植茶叶285亩、核桃1206亩,龙胆草种植面积240亩。
6.西山自然村(8、9组)。距南华村委会15.5公里。2020年,全村有农户83户311人。有耕地1341亩,其中:水田303亩,旱地1038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245元,劳动力209人,占总人口的68%。2020年种植茶叶700亩、核桃3609亩,龙胆草种植面积650亩。
(四)坡脚村
坡脚村是南美乡的一个贫困山区行政村,地处临沧城西南部,距城区58公里,辖5个自然村(坡脚自然村、户肯自然村、河边寨自然村、烂坝寨自然村、竹笆桥自然村),2020年末有乡村人口242户858人,其中拉祜族人口为575人,占总人口的67%。有劳动力532人。有耕地面积225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7亩。有园地面积818亩,林地面积8669万亩,草地面积23909亩。2020年,大小春粮食播种面积2005亩,粮食总产438吨,人均占有粮食314公斤。
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50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0240元(含转移性收入2100元,不含转移性为8140元)。2020年共种植烤烟45亩,产量达5.4吨,烤烟收入16万元;2020年有茶园面积5400亩,采摘面积2500亩,茶叶收1010万元;种植核桃8669亩,挂果2000亩,泡核桃产量达119吨,收入86万元;种植蔬菜328亩,收入54万元;年末猪存栏735头、出栏706头,家禽存栏1992只、出栏2416只,大牲畜存栏219头、出栏72头,山绵羊存栏770只、出栏634只,畜牧业收入440万元。
1.坡脚自然村(1、2组)。距村委会6公里。2020年,全村有农户47户149人。有耕地556亩,其中:水田90 亩,旱地46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137元,劳动力92人,占总人口的62%。2018年种植茶叶1157亩、核桃1473亩,龙胆草种植面积310亩。
2.竹笆桥自然村(3组)。距村委会5公里。2018年末,全村有农户49户179人。有耕地359亩,其中:水田108亩,旱地251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112元,劳动力107人,占总人口的60%,2018年种植茶叶624亩、核桃1237.3亩,龙胆草种植面积335亩。
3.烂坝寨自然村(4组)。距村委会1公里。2018年末,全村有农户43户166人。有耕地450亩,其中:水田73亩,旱地37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012元,劳动力103人,占总人口的63%。2018年种植茶叶570亩、核桃2127.7亩,龙胆草种植面积165亩。
4.户肯自然村(5、6组)。是村委会所在地。2018年末,全村有农户57户224人。有耕地516亩,其中:水田41亩,旱地47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062元,劳动力139人,占总人口的62%,2018年种植茶叶1144亩、核桃2318.8亩,龙胆草种植面积315亩。
5.河边寨自然村(7组)。距村委会2公里。2018年末,全村有农户44户140人。有耕地377亩,其中:水田37亩,旱地34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014元,劳动力92人,占总人口的66%, 2018年种植茶叶554亩、核桃1512.2亩,龙胆草种植面积17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