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评估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效果,提高决策质量,按照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重大行政决策公开中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要求,临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临沧市临翔区市场主体倍增“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实施方案》的决策实施结果进行评估。该《方案》旨在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服务指导、提升市场意识等措施,促进临翔区经营主体提质增量。自2022年初《方案》实施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经营主体数量已实现稳步增长。本报告将根据评估内容逐条梳理,分析决策实施的结果、效益、问题以及建议。
一、决策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目标的符合程度
根据临沧市临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自“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实施以来,临翔区市场主体数量增长明显,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区经营主体总数为55117户,其中企业总数为15734户,年均增长率23%。个体工商户总数为38910户,年均增长率达14.6%。这一成果表明,该决策的实施在促进经营主体倍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结果与决策制定目标高度符合,实现了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的目标。
二、决策执行的成本、效益分析
“阳光、雨露、土壤”行动的实施过程中,临沧市临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宣传推广、政策解读、提供业务培训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和部分物资成本。这些成本在促进市场主体倍增行动的过程中得到了部分补偿。
经营主体数量的增长拉动了居民收入的增加,区内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发展不仅为区内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引进更多的投资,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惠及社会稳定和文化进步。按行业划分看,全区各类企业中,批零住餐企业的总量第一,总量有 4691户,占企业总量的 29.81%,其次是服务业企业,总量有4444 户,占企业总量的 28.24%。建筑业企业年均增长率最高,增长率47.51%,其次是工业企业,增长率34.44%。这些效益的实现,充分证明了“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对于促进临沧市临翔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三、决策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决策实施结果的评估,目前经营主体的发展总数与决策制定目标高度符合,决策在培育经营主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因上级下达目标与《临沧市临翔区市场主体倍增“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实施方案》的决策目标不一致,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下达目标任务不合理。临翔区经营主体基数大,人口结构特殊,共37万人口,主城区人口近18万,主城区人口主包括国家、省住临单位、市级部门公职人员及家庭、高校在校生、进城务工人员、各类工商业主等,难以快速培育新的经营主体。19万农村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员达11.5万,去除享受社会保障、公益性岗位人员后,可快速培育经营主体的空间极为有限。市级目标任务一直在增加,在2022年末实有48212户的基础上,新增经营主体8627户,必然产生一人多照、一址多照、僵尸经营主体的大量后续问题,任务完成不具备可行性。
(二)合力未有效形成。2022年9月,已将该项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临翔区发展改革局。但牵头抓总不明显,成员单位通力攻坚合力未形成,未统筹谋划共同推进工作,导致工作目标难以按期完成,完成质量不够高。另外,2023年市级目标任务6月下旬才下达,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上半年的目标任务制定和推进。
(三)工作落实没有真正坠底。一是行业增长高低不一,完成率差距巨大。建筑业企业遥遥领先,已完成2023年市级下达净增任务的271.43%,农业企业、工业企业已完成2023年净增任务,服务业企业、批零住餐业企业持续低迷,仅完成净增目标任务的23.19%、24.04%。二是各乡(镇、街道)经营主体培育推进工作参差不齐。多数乡镇在年初就能合理的统筹规划,按时序推进目标任务,少数则是临近时限才开展工作。
(四)经营主体倍增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虽然临翔区市场主体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新增的经营主体未能有效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同时,随着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及监管履职风险不断加大,如何确保市场主体倍增计划的顺利实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决策改进建议
(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推送政策解读文章等方式,提高经营主体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动态和解读文章,方便经营主体随时了解政策信息。
(二)优化政策措施。根据不同行业和区域的经营需求和发展状况,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于部分民生行业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其领域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与经营主体的沟通联系。通过“三进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活动和机制,利用定期走访、问卷调查、服务发展等方式,及时了解经营主体的需求和困难,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指导。同时,建立反馈机制,鼓励经营主体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同时,加强对经营主体的跟踪调查,了解其发展状况和政策需求变化情况。
五、决策的社会认同度
“阳光、雨露、土壤”行动自实施以来,不仅在内部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也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行动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服务指导、提升市场意识等措施,促进市场主体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带动临翔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目前我区经营主体达53710户,其中企业12901户,个体工商40809户。
首先,该行动优化了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上门办照服务等措施,为经营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这使得更多的经营户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开展经营活动,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一行动还加强了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指导,提供了政策咨询、业务培训等一系列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经营效率。
“阳光、雨露、土壤”行动激发了市场活力,随着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还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消费者也得到了更多的选择和实惠,从而进一步拉动了内需增长。
此外,“阳光、雨露、土壤”行动还为临翔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成效显著,不仅推动了临翔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为区内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这些机会的提供使得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阳光、雨露、土壤”行动的认同度,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和访谈。根据这些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该行动表示了高度认可和积极评价。他们认为该行动对于促进市场主体倍增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表示肯定。这一结果表明,“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在社会上取得了较高的认同度。
六、决策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阳光、雨露、土壤”行动的近期效益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数量的快速增长上。这一增长激发了市场活力,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内需,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更多经营主体的形成,为区内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引进投资,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
长远来看,“阳光、雨露、土壤”行动还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该行动的稳步推进树立了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上门服务让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真正落地。增强了社会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此外,“阳光、雨露、土壤”行动的实施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供将来的工作参考和借鉴,以提高工作质量和转变工作方式来推动临翔区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进步。
七、执行、停止、暂缓或修改建议
(一)继续执行的建议
一是继续实施“阳光”行动。该行动旨在提高市场准入便利,优化营商环境。建议继续执行并加强这一行动,包括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性。
二是继续实施“雨露”行动。该行动旨在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支持市场主体的发展。建议继续执行并加强这一行动,包括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优化税收政策,帮助市场主体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三是继续实施“土壤”行动。该行动旨在优化市场主体的生存环境,包括提供培训、咨询、融资等服务。建议继续执行并加强这一行动,包括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市场主体的生存环境。
(二)修改决策的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某些决策需要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目标,建议进行修改。例如,“雨露”行动中的部分财税优惠政策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更多倾斜,以更好地支持市场主体的发展,建议进行相应的修改。
临沧市临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1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