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6日在临沧市临翔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刘明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临沧市临翔区第四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区四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临翔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五年,也是各项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临沧的关心,总书记亲自给我们回信,为临沧的发展指明方向。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我们始终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对临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五年来,我们坚定围绕“三个定位”,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先后迎来了一系列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123.7亿元增长到184.2亿元,年均增长7.1%,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资金102亿元,获得专项债券资金27.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长7.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7%,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2020年在40个重点开发县(区)中县域经济考核综合排名第11位,2020年获评“中国创业创新最具发展活力区”。
——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2018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2019年实现4个贫困乡退出、56个贫困村出列,10814户4302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3年荣获全省“好”等次。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比2017年增长97.06%,千百年来困扰临翔人民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产业扶贫经验做法作为云南省唯一典型案例被国务院扶贫办纳入国家师资库。荣获“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称号。18名同志荣获“省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20.2万人次执勤守卡,落实区域协查8037人,集中隔离观察1183人,疫情保持零输入、零疑似、零确诊。在疫情最为严重时刻,4名白衣勇士驰援武汉,以实际行动在伟大抗疫斗争中谱写了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英雄篇章。15批次,共112名医务工作者、20名干部、260名民兵先后驰援沧源、耿马、镇康、瑞丽,展现了非常时期的临翔担当。区医共体总医院党委、总医院分别获评“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3名同志被评为“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基础设施取得历史突破。大临铁路建成通车,“百年铁路梦想”提前实现;机场高速、墨临高速建成通车,云临高速、临清高速部分路段通车,实现辖区内高速公路从零到建成通车96.6公里、在建43.23公里的重大跨越。临沧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入使用。临翔成为全省4个集铁路、高速公路、机场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新增蓄水能力1038.5万立方米。完成人饮工程682件,22.5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铺设城市天然气主管网40公里,安装入户管道3.26万户。电力网主网架升级为500千伏。宽带互联网和4G网络全覆盖,建成5G基站466个。启动建设全省首个统仓共配数字物流园区,“铁路+航空+快递”的新型物流模式已然成型。
——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全力打好“三张牌”,建成高标准农田6.65万亩、中药材良种繁殖基地15个2028亩。“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37个、产地认证面积达70.17万亩。市级“十大名品”系列评选获奖企业达12个,数量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烤烟产业效益稳步提升,产值全市领先,实现烟农收入11.19亿元,烟叶税2.4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完成工业投资41.42亿元。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占全市六分之一,培育省级专精特新“成长”企业15户、占全市三分之一,培育省、市级龙头农业企业23户。全力助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获评省级高新区,连续4年评选为省级十强园区。鑫圆锗业入选“2019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积极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成6个专业化电商扶贫车间,荣获“全国电商百佳县”荣誉称号。“亚微节”“坚果节”“边交会”等国际节会成功举办,博尚镇及碗窑村分别获评省级旅游名镇、名村,旅游供给体系不断完善,旅游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累计接待游客2549.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5.59亿元、年均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深入推进“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及成果提升,形成自然村“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规划成果680个。投入资金12.57亿元,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5个,新建改建安居房2.67万户。建成农村公路960.4公里。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通达乡村、一幢幢美丽安居新房矗立乡间,昔日道路泥泞、房屋破旧的乡村面貌彻底改变。完成棚户区改造37.72万平方米,实施45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3万套。新建城市道路35.27公里,打通道路10条。建成海绵城市7.4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拓展到23.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58%。持续推进“两违”整治,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675宗、96.46万平方米。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成效显著,获省委、省政府5000万元奖励。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验收。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省文明城市” “省园林城市”。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持防治与保护并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巡视等各级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大气污染联合防控,中心城区空气优良率稳定达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二期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至5.5万立方米。纳入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持续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坚决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投资1.55亿元,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38个。102个村(社区)全部创建为市级生态村(社区),10个乡(镇、街道)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省级生态文明区通过验收。全面推行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完成新一轮整改复耕6.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29%,2018年获评省级“平安林区”创建先进单位。
——改革创新实现重大突破。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三个批次试通运行任务圆满完成,临翔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408项政务服务事项进入中心办理,201项现场办结。统筹推进经济体制、公务用车、优化营商环境、国有企业等重要改革事项201项。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力助企纾困,减税降费达5.75亿元。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达34251户。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5项,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建成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技术研究中心7个,认定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基地50个,取得科技成果奖5项。组建华中科技大学临翔区院士(专家)工作站及临翔科技创新研究院,建成临沧特色生物研究转化中心。朱有勇、李小云等一批院士(专家)到临翔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24名乡土人才被评为临沧市创新创业“百名大师”,数量居全市第一。全面启动实施“五大培训”工程,先后举行8期现代农民、工业、商业企业家培训。区供销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及“金扁担改革贡献奖”。
——民生保障更加坚实。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逐年增长,2021年占比达82.0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9.3万吨以上。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9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投入持续增长,累计投入7.58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2所,增加学位1700个。建成各级各类体育场地38个。高考成绩稳步提升,2021年高考上线率达100%。区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暨妇女儿童医院、区中医医院住院楼、区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及实验楼投入使用。先后引进省内外医疗专家32批218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1项,建立专家工作站38个,专科联盟17个,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民参保计划深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1万人。社会救助工作更加精准,共支出社会救助资金4.11亿元。建成养老机构21个、村(社区)儿童之家100个。殡葬改革成效显著,累计拆除活人墓7525冢,清理整治“三沿六区”墓地和大墓、豪华墓161冢。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团伙1个、涉恶团伙5个。圆满完成“七五”普法规划,启动“八五”普法规划,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氛围日益浓厚。全区呈现出社会和谐、治安稳定、群众安居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持续下降,一般性支出年均压减7%以上。认真执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政府重要工作法制审查、第三方法律审查制度,实现政府重要工作、重大决策法律审查、审计监督全过程、全领域覆盖。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90件、政协委员提案434件。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政务服务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和双拥工作取得新进展。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粮食、供销、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地震、人防、气象、机关事务、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等工作不断进步。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航之年。一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2亿元,增长5%;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2亿元,增长3.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93亿元;完成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232.11亿元,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亿元,增长15.5%;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2元,增长9.9%;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8元,增长10.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1%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面压实“四方责任”,以最严格的纪律、最精准的措施、最严厉的处置,强化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排查管控,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完成疫苗接种77.8万人次。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核酸日单检能力达1.35万人份。开展桌面推演2次、应急实战演练5次,有效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交通卡点24小时双向查缉制度,牢牢守住了不输入疫情、不发生本土疫情、不输出疫情的底线。
(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临沧数字物流中心、城南小学等1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佤山凤城文旅综合体、中骏世界城、章嘎头塘街片区棚户区改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50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抓实双河水库、区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等433个重大项目储备。云临、临双、临清3条在建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146.77亿元。临清铁路、昔云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澜沧江244界碑至临沧港四级航道建设、南汀河流域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鸭子塘、铁厂河、吃水箐3座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亚微会展中心、公共停车场、中心城区供水工程、火车站物流园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项目获得6.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支持。
(四)“三个示范区”建设扬帆起航。搭建“一意见三方案一机制”总体框架,梳理出62项重大任务、49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272亿元。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党政双组长制度,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健全“一平台、三机制”,列出15个清单,制定98条措施,精准帮扶1085户3435人消除返贫风险,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9518人。9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达5万元以上。马台乡萝卜山自然村、博尚镇碗窑自然村及上永和自然村“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实验村”建设深入推进。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6+N” “十进”创建活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顺利通过检查验收,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以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打造“电商扶贫车间”等一批典型示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五)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持续抓好茶叶、烤烟、油菜、甘蔗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坚果、林下中药材等新兴产业。茶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水平逐步提升,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达14.6万亩,实现农业产值10.58亿元。完成烟叶收购14万担,实现烟农收入2.15亿元。完成油菜种植6.69万亩,单产水平在全国、全省领先。引进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小道河建成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示范园1000亩。博尚镇获评“2021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实现畜牧业产值8.7亿元。培育农产品加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户,增幅全市第一。4个产品纳入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四氟化锗生产、华文工业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加工厂、红茶活性酵母菌生产线建设、广福药业生产线技改等项目顺利推进,高岭土除铁、陶瓷瓷土配方、微生物锗矿冶炼等技术研发积极推进。以锗、高岭土为主的新材料产业、茶产业、中药材产业、畜禽产业等四个主导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培育规上工业企业7户。打造5条精品旅游线路,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75.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94亿元。年内培育升限批发业6户、零售业9户、住宿业4户、餐饮业4户、重点服务业6户。
(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坚决抓好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巡视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投资1.6亿元,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市污水主管41.2千米、截污支管37.3千米,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日处理量增加3万立方米。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08%。疏浚澜沧江流域(临翔段)航道11.4千米,完成玉龙湖水质提升改造工程。扎实开展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依法查处违法图斑20个。完成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矿业权退出3个。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36件。
(七)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全面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0所,增加学位60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29%,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8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3.05%。公立医院改革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投资13.8亿元,实施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4144户。烂尾楼清理整治高效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参保达59.1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7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8万人次。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162人,“贷免扶补”扶持创业700人,共发放贷款1.57亿元。公共数字文化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显著加强。实战化精准打击违法犯罪取得明显成效,及时侦破、查处了一批案件,打处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零差错完成了建党100周年、COP15等各级各类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任务。
各位代表!攻坚克难五年砥砺奋进,不忘初心终获春华秋实。我们更加深刻感悟到,抓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坚决破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桎梏,充分挖掘发展潜能,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必须坚持服务为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用好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推动临翔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过去的五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取得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经历了疫情防控重大考验,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代表依法监督、区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士、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临翔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安不能忘危,兴不能忘忧。对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我们清醒认识到:临翔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一是经济总量小,增速放缓,结构不优,人均GDP水平低;二是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问题突出,项目落地难、推进慢;三是现代产业体系不健全,工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不足;四是城镇化水平偏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干部本领、作风不够硬,攻坚克难的能力不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成功。未来五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第一次跨越”基础上,推动临翔高质量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打好基础的关键五年。这五年,临翔高质量跨越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机遇远大于挑战。从大局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云南交汇叠加,全省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红利释放期、蓄积势能迸发期。临沧作为云南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重要节点,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成功试通运行,为临沧高质量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从临翔看,临翔作为临沧的中心城区,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将为临翔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特别是经过“十三五”的奋力发展,我们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交通“大动脉”已经打通,互联互通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我们的产业基础更加夯实,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建立;我们的干部能力、素质、作风得到全面提升,人心思齐、人心思干的氛围更加浓厚。
机遇已来,使命在肩,惟有奋斗不息。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机遇,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真正把临翔发展的差距转变为发展空间,把区位优势转变为发展动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临沧现场办公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在“三个示范区”建设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确保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改革开放创造新示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文明迈上新台阶、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区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临翔篇章。
未来五年,我们将重点围绕八个方面推进政府工作。
——着力打造精细化财政管理体系,推动地方财税建设实现新跨越。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政领财、以财扶政”,将财政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全局中谋划、部署、推进,加大财源建设。围绕开源节流、服务企业、谋划项目,持续抓好“六稳”“六保”。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监督。严控政府性债务增量,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金融风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全面树立“抓工作必须抓财税、抓服务就是抓财税”的工作导向,推进政府工作成本最优化,工作效益、项目效益最大化,形成更高效率的投入产出关系,提升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坚持走“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土地节约、绿色发展”路子,聚力打造“三张牌”,实施“一二三”行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重点培育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工贸易、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文化旅游、数字经济为重点的5个支柱产业,以蔗糖、茶叶、坚果、畜牧业为重点的4个优势产业,以绿色能源、现代物流业、新材料、烟草为重点的4个特色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茶产业、坚果基地、油菜品牌,加快推进林下有机三七示范园建设,大力培育肉牛奶牛产业。推动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养生、群体养老等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市场主体倍增“阳光、雨露、土壤”行动,确保到2026年全区市场主体数量达6.6万户,年均增长14%,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130户。以工程化思维推进“五大培训工程”,切实推动全区人才规模、结构、质量、效能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到202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经济发展速度走在全市前列。
——着力推进“三个示范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扎实推进“三个示范区”62项重大任务、49个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5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50个精品示范村、200个美丽村庄。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基础上,每个创建领域打造2个以上示范亮点,争取实施16个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 示范创建工程项目。以创新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全面提高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加快“风光水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全力支持临沧工业园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创新平台为载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打造高新技术发展高地。到2026年,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支撑大幅提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及能耗大幅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以临沧主城区为核心,积极融入“凤云临双一体化”城镇带,构建“蚂蚁堆—忙畔—凤翔—博尚—圈内”城镇群,壮大城市经济,增强融入“双循环”和辐射中心的动力,把临沧城建设成为东抵太平洋西达印度洋国际大通道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加快完善路网结构,推进主城区至各乡镇交通便捷化,全面提升城市道路整体连通性。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花园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围绕集镇建设、镇区供水设施及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理设施等16大类90个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到202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以上,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
——着力构筑互联互通新格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以全要素整合、全周期协同、全方位融合、全链条畅通为导向,构建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确保临双、临清、云临、昔云高速建成通车,开工建设临清、临普铁路,积极推进德宏至临沧、临沧至楚雄铁路前期工作。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区乡镇三级路通达率100%、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到2026年,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42公里以上,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附属设施完善的交通网。做活临翔“水文章”,重点推进3件中型水库、7件小(一)型水库、2件连通工程、2件供水工程、1件四级航道工程建设。优化布局能源基础设施,积极融入全省天然气“一张网”建设,稳步实施“气化临翔”战略,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完成中缅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临翔段建设任务,实施工业燃料、交通燃料升级工程。到2026年,天然气年消耗量达到500万立方米。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完成装机规模50万千瓦以上。大力推进以5G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跨越。更加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推进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深化对缅交流合作,打造连接陆海,辐射周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临沧火车站物流园区、勐托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布局拓展面向衔接长江经济带、缅甸腊戍等跨区域物流网,把临翔建设成为区域性对缅货运枢纽中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破除制约临翔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增强能源市场活力和绿色发展动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跨越。持续打好 “三大保卫战”和“8大标志性战役”,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一批环境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利用好临翔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碳汇经济,有力有序有效做好2030年前碳达峰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压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抓实澜沧江水系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滇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畜禽粪便污染治理,推进塑料污染防治和城市垃圾分类。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加快推进主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大力实施美丽临翔建设行动,率先将临翔建成花园城市。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民生福祉保障实现新跨越。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进全区校点布局规划及建设,全面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坚决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达标任务,扎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力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网络,完善以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深化突发事故预防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翔。
三、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经济发展,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
千方百计谋项目干项目。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重、实干为先”的理念,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让大干项目成为最鲜明的工作导向。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前期工作,聚焦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生态环保、新型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积极争取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确保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比重不低于全市六分之一。强化项目全要素保障,着力破解土地、资金等突出瓶颈,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优化征地拆迁力量,依法依规加快征地拆迁工作。着力抓好土地整治、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及指标入库,全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力争完成所欠土地指标及相关费用清欠工作。确保69个在建项目克期竣工,172个新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以上。积极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措施,在更多领域让社会资本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实现民间投资增长20%以上。
全面加快“五网”基础建设。全力服务和保障中缅印度洋海公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建设,在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规范化、规模化、效益化、智慧化建设上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在建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建设,确保云临、临双高速建成通车。推进临沧机场改扩建,积极服务好临清、临普铁路及临楚、昔云高速前期工作。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加快推进9件续建重点水利工程,新开工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件水土保持、2件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抓好双河水库等7件水利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澜沧江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扎实抓好天然气管道临沧支线(二期)项目云县至临翔段建设,统筹推进城镇燃气管网、储气设施等互联互通。持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建成充电桩300个以上。推进5G网络向乡镇延伸,新建5G基站200个以上。加快推进火车站物流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数字物流园区建设,构建“统仓共配”的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1家。
(二)聚焦产业发展,全力以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狠抓“三张牌”。“绿色能源牌”方面,开工建设总装机27.5万千瓦的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进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推进锗、高岭土等优势矿产工业电力消纳,确保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5%以上。“绿色食品牌”方面,完成林下有机三七种植9000亩以上。开展“临翔昔归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发利用申报和试点工作,抓好茶叶地理标志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推进肉牛奶牛产业发展,加快缅宁府肉食品公司肉牛生产线及熟食生产链建设。“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方面,深度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加快旅游度假区、旅游综合体、旅游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积极打造“临翔—双江—沧源—孟定—临翔”乡村旅游环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腾龙诗云等“半山酒店”建设,积极推进昔归山水旅游度假村、南美拉祜风情体验园等项目建设。抓实医养结合,加快推进老年护养项目、亚健康调理康复中心项目,积极推进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狠抓招商引资。突出重点精准招商,在引“大”、引“新”、引“链”、引“智”上下功夫,依托区内丰富的矿产、农副产品、生物药业、新能源等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链、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招商,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锗、高岭土、生物医药等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肉牛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等项目签约开工。兑现招商引资优惠及奖励政策,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吸引和留住客商在临翔投资兴业。
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围绕让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的目标,制定务实管用措施,扎实推进现代工业企业家、现代商业企业家培训工程,做大做强一批产业链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商业模式好、经营效益高的商贸流通企业。认真落实支持中小企业纾困发展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新增市场主体4800户以上,培育“四上企业”33户以上。
(三)聚焦城乡融合,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精心编制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合理调整“三区三线”布局。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年内确保头塘、章嘎、南京凹、旗山项目全面完成,太平街项目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回迁房建设提质提速。新开工城镇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8个,改造惠及5000户家庭,加快推进佤山凤城文旅综合体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质。认真抓好城乡统筹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规划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两违”查处力度。抓好玉龙社区、南屏社区、锦凤社区省级城乡社会现代化试点工作。
加快花园城市建设。突出生态保护,围绕“天蓝、山青、水秀、城美”的目标,全面推进花园城市建设。启动入城门户主题形象改造提升,对主要城市道路及公园绿地进行景观提升。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整治“城市病”,进一步提升城市气质、城市文化、城市品味,彰显临翔城市魅力。
强化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发挥中心城区支撑、服务及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的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强化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就业定居。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乡镇小集镇建设,提升乡镇功能与品质。培育发展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乡村产业,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
(四)聚焦乡村振兴,全力以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巩固脱贫成效。以“巩固、拓展、衔接”为重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一平台、三机制”,抓实“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常态化动态监测管理,完善未消除风险165户550人监测对象“一户一方案”。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与挂钩帮扶单位全面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合作机制,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科技帮扶。
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实施现代农民培训工程,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建设3个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广8项以上农业技术。培育家庭农场450个以上,创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2个以上,培育龙头企业2户,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6个、现代农业产业强镇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完成2021年度1.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29万亩。全面总结推广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经验模式,走出一条最适宜临翔乡村振兴的路子。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提升完善“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管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及村容村貌提升,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提升乡村宜居水平,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精品示范村14个、美丽村庄43个。
全面深化乡村治理。构建“自治、德治、法治、网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格局,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积极推广“六微同创”“四长”抓人居环境等治理模式,强化网格化管理,发挥乡村振兴理事会作用,实现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全覆盖。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为重点,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聚焦生态文明,全力以赴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三大保卫战”和“8个标志性战役”,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加强“三线一单”成果转化运用,加快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工程。完善生态损害赔偿、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巡视督察问题整改,严厉查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严格自然资源管理,推进自然资源保护性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坚决完成“两高”项目整改,持续推进能源消耗和总量强度“双控”。扎实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行动,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建设。做实林长制,统筹推进林业保护及林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抓实河(湖)长制,落实“退、减、调、治、管”举措,加快推进河湖库渠综合治理,年内建成美丽河流2条(段)、美丽水库3个。
(六)聚焦改革开放,全力以赴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对缅开放力度,以海公铁联运为突破口,以“四个先行”推动对缅开放“五通”不断加快。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能源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和监督。理顺与工业园区的财税管理体制,提升园区经济对全区经济的贡献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综合窗口”“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积极推动“不见面审批服务”和“一颗印章管审批”。加快推进企业清欠工作。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进一步落实好领导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制度,全力服务好企业发展,打造“临翔效率”“临翔服务”“临翔诚信”。
加快数字临翔建设。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四条主线”,聚焦数字经济新业态,加快数字产业布局。以新基建为抓手,推进全区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开放、交易流通、协同创新。全力支持好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推进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领域广泛应用。
推进创新临翔建设。全面加强与华中科技大学、省内外大中专院校等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重点引进院士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来临翔服务。继续推进华翔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成果转化,惠及企业发展。充分借助朱有勇院士团队、中国农业大学帮扶临翔的机遇,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启动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户。
(七)聚焦民生保障,全力以赴推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全面推进民生社会事业。扎实抓好教育质量提升,强化培训机构治理,稳妥推进“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快区职教中心、城南小学、大文中学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管理智慧化、诊疗数字化、服务同质化、医防一体化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培育中医药品牌和中医康养产业。巩固提升“创卫”成果,持续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及主城区公墓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左右。落实“五有”要求,提升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精心筹备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重要文化、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办好亚微电影艺术节、佤山美食节、南美搭桥节、国际柴烧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介临翔文化。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区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打好第五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扎实抓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推进“八五”普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八)聚焦使命职责,全力以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建设忠诚政府。坚定不移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嵌入思想、铸入灵魂、融入血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及“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不断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及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人士、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
坚持转变作风,建设高效政府。政府,是干事的政府,说了就要干,要快干、要干好。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不断提升谋大局、抓经济、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创新监管方式。坚持人民至上,加快补齐群众关切的民生短板弱项,着力整治作风问题,以好作风、好形象引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坚持筑牢防线,建设廉洁政府。扛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紧盯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企国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严惩各类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各位代表!春风浩荡战鼓催,百舸争流自当先。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更需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奋进新征程,用落实体现忠诚、用发展体现担当、用成效体现执行力,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奋力谱写新时代临翔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华彩乐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1.“三个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考察云南工作时,对云南提出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2.“统仓共配数字物流园区”:集整合多品牌资源,整合全渠道供应链,建立区域库存共享体系,优化城乡末端运输和派送网络为一体的物流园区。
3.“三张牌”: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4.“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6.专精特新“成长”企业:在特色优势产业领域,连续经营、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年度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成长型中小企业。
7.“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8.“一平台、三机制”:“一平台”是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三机制”是产业帮扶全覆盖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机制及扶志扶智机制。
9.“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组织公职人员积极回乡献智出力,齐心协力对各行政村的规划成果进行提升完善的实践活动。
10.“两图一书一表一民约”:自然村村域规划图、自然村村庄规划图、规划说明书、规划项目统计表、《村规民约》。
11.“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试验示范区实验村”:通过实践率先探索、积累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的好做法、好经验,为临沧、云南乃至全国相似地区提供借鉴。
12.河湖“清四乱”:整治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1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非农化”即耕地不作为农田使用,比如用来建盖楼房;“非粮化”即耕地不用来种粮食,比如用来种植果树。
14.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管集市、常消毒、众参与”。
15.“海绵城市”: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16.“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海运、公路、铁路联运,进口货物从缅甸仰光港、经云南临沧入境,直达我国西南经济腹地,将西南内陆与印度洋相连接。出口货物可以经过缅甸出海口直接进入印度洋,联通欧洲、非洲、中东及南亚各国。
17.“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8.临沧市创新创业“百名大师”:活动由临沧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旨在全面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树立乡土人才标杆、展示临沧特色人才技能、强化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19.“五大培训”工程:培训现代农民、培训现代工业企业家、培训现代商业企业家、培训可持续发展项目、培训强边固防钢铁长城人才。
20.“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区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区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医疗体系,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及有序就医新秩序。
21.“全民参保计划”: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社会保险全覆盖和精确管理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数据采集、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补充完善和规范管理,推进全民全面、持续参保的基础性、战略性行动安排。
22.“三沿六区”:“三沿”即农村高速路、国省道干线、河道沿线;“六区”即水源保护区、文物保护区、旅游景点周围、自然保护区、乡镇规划区、集中居住区。
23.“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24.“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
25.“三个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26.搭建“一意见三方案一机制”总体框架:《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省政府临沧现场办公会精神努力把临翔区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兴边富民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方案》《建设兴边富民示范区实施方案》《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三个示范区”建设落实机制》。
27.民族团结进步“6+N”: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乡(镇、街道)、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场所,并结合实际在其他领域开展创建活动。
28.“十进”创建活动:在区直机关、乡(镇、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军(警)营、医院、服务窗口、景区、宗教活动场所十个方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29.“双减”和“五项管理”:“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五项管理”即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
30.“学位”:为学生提供的学习位置。
31.“贷免扶补”: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为首次创业人员在云南省自主创业提供贷款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服务、资金补助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32.“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33.“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4.“六稳”“六保”:“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5.“一二三”行动:深入推进“一县一业”,聚焦种业和电商“两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三化”发展方向。
36.市场主体倍增“阳光、雨露、土壤”行动:大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发展环境,让政策的“阳光”照耀和扶持各类市场主体“多起来”;着力打造便捷高效平等的普惠服务环境,让优质服务的“雨露”滋养和抚育各类市场主体“大起来”。强力构造广阔优良丰厚的产业成长环境,让肥沃的“土壤”孕育和催生各类市场主体“活起来”。
37.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10个以上田园综合体、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乡村。
38.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项目:三年为一轮,每轮在全省建设1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00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社区),创建1000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
39.“风光水储一体化”: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以大型火电或水电基地为基础,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以统筹各类电源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40.“源网荷储一体化”: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41.“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42.“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43.“8大标志性战役”: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等8个标志性战役。
44.“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45.“碳汇经济”:低碳经济,也是环保经济、绿色经济,其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为发展标准。
46.“五网”基础设施: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47.“地理标志产品”: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48.“半山酒店”:结合高品质度假、户外旅行、文化体验、主题营地的综合性旅游产品。顾名思义,这样的酒店大都与山相伴、依山而建。
49.“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
50.“三区三线”:“三区”是指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三线”是指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51.“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2.“六微同创”:“微网格”兜起居民大小事、“微服务”解决居民忧心事、“微积分”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微治理”齐心协力解难事、“微讲堂”引导居民思想转变、“微庭院”推动美丽家园共同建。
53.“四长”抓人居环境:村长统、理事长抓、路长管、家长护。
54.“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55.“四个先行”:企业先行、文化先行、地方先行、民心先行。
56.对缅开放“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57.“县管校聘”: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58.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保障“五有”: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服务保障体系。
59.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
60.“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