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索引号53090200936100101000
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部门决算
目录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单位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财政拨款“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十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情况表
十二、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表
十三、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第三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单位绩效自评情况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完成上级下达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落实;负责辖区内疫苗管理,组织实施免疫规
划、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
2.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调查与信息收集、报告,落实具体控制措施;
3.开展病原微生物常规检验和常见污染物的检验;
4.承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委托的与卫生监督执法相关的检验检测任务;
5.指导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城市社区卫生组织和农村乡(镇)
卫生院开展卫生防病工作,负责考核和评价,对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6.负责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报告,指导乡、村和有关部门收集、报告传染病疫情;
7.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8.完成区卫生健康局和上级机关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在业务工作上,我们按照“单项工作有亮点,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着力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认真履行防病工作职能,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
1.基本公共卫生疾控项目工作推进情况
(1)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妥善处置。
传染病发病情况:1—12月,全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病种18种10802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12种4107例,丙类传染病6种6695例。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076.19/10万(去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率为185.52/10万), 较去年同期(193.68/10万)上升455.65%;死亡35例(艾滋病26例、丙肝8例、肺结核1例),死亡率9.17/10万,较去年同期(7.22/10万)上升27.01%;报告发病前三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399例、肺结核202例、梅毒178例;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2.76%、4.92%、4.33% ,此三种病例占总报告数92.01%。
认真做好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工作:为了掌握全区疫情动态,实行24小时审卡制度,根据我区疫情态势发布了春夏秋冬季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4期,预警信息4期。1-12月份全区共报告传染病报告卡 17679张,及时报告传染病报卡17676张,及时报告率为99.98%,未及时报告传染病报卡3张,未及时报告率为0.02%;审核传染病报卡17697张,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卡17697张,及时审核率为100%;填报传染病预警信息174条,预警病种9种。完成疫情月分析12期,季度分析4期, 半年分析1期,全年分析1期,及时掌握我区传染病疫情信息和动态。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对每一条信息认真进行审核,确认事实性后2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做到每起事件都有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1-11月全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无死亡病例。在处置中,严格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规定规范处理。对整个事件的发生、进展情况都进行完整规范的记录,现已结案。
做好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工作:对全区部分医疗机构开展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共抽取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检验、影像登记本传染病866例,符合报告标准应报告676例,进行网络直报673例,漏报3例,报告率为99.56%,漏报率0.44%;报告及时病例 673例,报告及时率100%;查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673张,不完整6张,填写完整率 99.11%;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667张,其中填写准确 659张,不准确8张,准确率 98.80%;进行网络报告卡片673张,网络报告信息一致数 670张,信息不一致数3张,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99.55%;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数 672张,有效证件号未填写1张,有效证件号填写率99.85%。
做好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考核和督导工作,加强业务培训:1-12月份对全区28家医疗机构(含8所私立医院)进行督导和考核4次。对督导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限期整改,并将督导结果以纸质形式现场反馈给被督导的各医疗单位,通过对督导和考核措施的实施,提升了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水平。结合我区实际情况,1-12月份,共组织开展3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学习,培训相关业务人员达400余人次,提高了我区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和报告质量,以及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规范水平。
做好甲流、手足口病日报告工作:每日18时报送前一日18:00-当日18:00时数据,对发病病例为学生和幼托儿童的所属学校进行详细统计。
(2)免疫规划工作顺利推进,疫苗针对疾病监测工作及时到位。
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疫苗的储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房管理、领发手续等冷链运转机制,实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和冷链专用。
免疫规划常规疫苗:2022年底年结存11种15699支,2023年1-12月入库65634支,发放76275支,退货1750支,库存3308支。
非免疫规划疫苗:2022年底结存36243支,2023年1-12月份我中心向云南省二类疫苗集中招标采购平台采购91090支,出库111780支,结存15553支。
常规疫苗接种情况:根据市级反馈出生队列接种率,截至12月31日全区0-7岁年龄组免疫规划疫苗累计应种数605741人,累计实种数583706人,接种率96.36%,数据来源于云南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新生儿建证建卡率:截至12月31日,全区新生儿应建证人数5470,实建证人数5450,建证率99.63%;应建卡人数5470,实建卡人数5462人数,建卡率达99.85%。
疫苗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截至2023年12月31日,疫苗接种后AEFI发生21例,一般反应12例,异常反应1例,偶合症8例。无预防接种事故发生。
疫苗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1-12月全区共开展四监测主动监测36旬,共调查14个医疗卫生单位门诊日志194184人,住院病人12401人。共监测麻疹15例,风疹病例15例,实验室确诊麻疹阳性1例,风疹阳性病例0例;监测乙型脑炎疑似病例3例,实验室确阳性病例1例;流脑病例0例,实验室确诊0例;主动监测乙肝病例137人,其中急性乙肝病例 15例;监测到AFP急性迟缓性麻痹4例,监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0例。
乙肝、麻疹方面工作:1-12月,完成全区随机抽样30个村共240个人群乙肝、麻疹等疫苗针对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送检血清样本240份,临翔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人,表面抗体阳性129人,核心抗体阳性107人;麻疹抗体阳性215人,阴性人(其中18岁以下14人);乙肝筛查 28人,乙肝患病 0人,麻疹患病 14人,百白破患病 0人。
2023年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全区应查验学校216所(其中托幼机构117所,小学99所),实际查验学校216所,学校查验率达100%;入托入学总人数12312(其中入托6778人、入学5534人),查验人数12312人,查验率达100%;其中持接种证人数12307,共补接种证5人,补证率100%;全程接种人数10640(其中入托5815人、入学4825人);完成补种人数1526(其中入托879人、入学647人)。
免疫规划管理与督导:一是进一步加强冷链、疫苗和注射器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疫苗的储存、运输温度记录和库房管理、领发手续等冷链运转机制,实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和冷链专用。二是强化督导、保证考核质量,加强对各接种单位季度的督导考核,目前已开展宣传乡村级免规业务培训4期,乡镇督导考核4期。
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及培训:一是加强和规范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和人员培训工作。为切实提高我区疫苗接种质量,保障预防接种安全,规范疫苗接种。二是积极加强麻疹防治、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预防接种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等相关知识和政策,普及预防接种知识,切实提高群众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三是利用接种宣传日,发放宣传资料3270余份,悬挂横幅14条,展示宣传板8块,接受咨询6159余人次。
(3)扎实抓好健康教育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
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2023年65岁以上老年建档人数39085人,截至12月底,规范管理服务24472人,任务指标完成率101.43%,完成医养结合管理50804人次,失能老年人综合评估指导926人次,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72488人次。
慢性病患者管理情况:截至2023年12月底,高血压患者建档人数25648人,规范管理22341人,任务完成率84.81%,规范管理率87.59%,最近一次血压达标人数16690人,血压控制率65.07%;糖尿病患者建档人数6077人,规范管理5060人,任务完成率91.48%,规范管理率83.26%,最近一次随访血糖达标人数2783人,血糖控制率达45.79%。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情况:2023年5月底,临翔区开始起动无纸化档案整理工作。整理工作主要以省级202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为契机,通过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渐推进,目前进度: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系统与报表误差<2%;老年人建档率系统与报表误差由去年12月的18.58%,减少到5.22%;健康管理率误差由去年12月的20.83%,减少到0.95%;高血压的建档率系统与报表误差去年12月底到现在,均小于2%;规范管理率误差由去年12月的8.57%,减少到4.33%;糖尿病建档率系统与报表误差去年12月底到现在,均小于2%;规范管理率误差由去年12月的12.97%,减少到6.98%。
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对39家成员单位、105个健康支持性环境的2020年-2023年慢性病防控工作材料进行审核,并向省级提交。二是临翔区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方案》要求,新创健康支持性环境105个点,其中:健康单位11家、健康社区42个、健康餐饮20家、健康学校10家、健康步道3条、主题公园3个、健康一条街3条、健康小屋12家、特色健康主题村1个。三是组织开展“三减三健”宣传活动,共发放健康工具小三件2560份。四是在辖区所有社区均设立自助检测点,通过逐年增加的机制,现辖区41%的社区/村均已设置完成,共42家,完成率达41.17%,目前10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设置完成,设置率达100%。五是配合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监测工作:死因监测:2023年死因监测报卡任务数2226张,完成报卡2432张,任务完成率为107.6%。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截至12月31日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报卡1244例,乡级完成2022年存活病例的随访工作,对新增病例纳入五个慢病管理工作。肿瘤监测:截至11月肿瘤平台卡片总数5679,其中2023年新增报卡728张。辖区内肿瘤存活患者应随访人数为2646人,实际随访1961人,随访率74.1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监测:截至12月31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监测报卡4830张,审核卡片239张,乡级完成2022年存活病例的随访工作,对新增病例纳入五个慢病管理工作。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2023年,完成临翔区5年一次的社会因素调查工作,为全区卫生健康政策方向提出了指引。健康素养监测:完成全区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3450人,已完成数据库的录入工作。烟草监测:完成临翔区2023年15岁以上社区居民吸烟现状调查工作,采集样本量为2150份,现阶段已完成数据库的录入工作。
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本年度共发放宣传资料18种,136312份;制作影像资料光盘6种内容共100套。全区累计播放影像资料达3516小时;区乡村三级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专栏210块,更换宣传内容450次;健康咨询活动92次,受益人数4338人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640次,参加讲座人次数9920人次,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65801人次。
2.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2023年,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共计审核1280例职业健康体检个体信息。
职业性尘肺病病人随访调查:2023年,共计完成随访调查尘肺病患者51例,其中居住外州市的9例,临翔区40例,死亡2例,现存活49人。通过随访进一步核实了尘肺病病例的基本信息、落实了随访病例的相关待遇及医疗参保等情况,完成了随访调查数据的系统录入。
哨点医院尘肺病筛查:2023年,临沧市医院呼吸系统门诊就诊人数7458人,拍摄DR-X光片或CT人数2348人,其中有接尘工人数2人,均出现尘肺样改变,通过省级复核,结果为尘肺样改变人数2人。
职业病健康素养调查:2023年,对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厂94名一线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素养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待出。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一是对全区用人单位基本情况调查用人单位规模分布及经济类型情况、行业类型进行调查,完成31家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二是完成31家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工作,监测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茶尘,其中存在危害因素7家。
放射卫生监测:一是完成11家非医疗机构放射调查;二是完成医疗辐射监测6家;三是对临翔区中医医院开展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超剂量人员情况调查;四是进行临沧市医用X射线工作者第五次辐射流行病学随访调查,中心协调多部门共完成随访调查6名医用X射线工作者;五是2023年省疾控中心对临翔区开展职业卫生、项目技术指导2次,市疾控进行对临翔区2023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数进行核查、现场验证、现场复采。
3.重点传染病防治情况
(1)性病、艾滋病综合防制工作
监测检测:自愿咨询检测:1-12月,HIV共检测HIV抗体114人份,检出初筛阳性3份,新阳3份,初筛阳性检出率为2.6%;梅毒检测114份,检出梅毒抗体阳性4份,丙肝抗体检测114份,其中抗体阳性41份,丙肝核酸送检41份,阳性15份。开展主动检测咨询:开展HIV咨询检测服务、疫情监测工作信息网络系统管理。截至2023年12月30日,共检测各类人群HIV抗体395554人份,检测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106.96%(常住人口369800人)。
强化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监测: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要求,加强吸毒人群哨点、暗娼人群哨点等监测工作。截至目前:
吸毒人群检测:完成吸毒人群HIV检测400人份,检出抗体阳性81份;梅毒检测(快速)400人份,检出梅毒抗体阳性7份;丙肝抗体检测400份,检出抗体阳性124份,检出率为31%。
暗娼检测:HIV共检测481人份,检出HIV抗体初筛阳性2份;梅毒检测481人份,检出梅毒抗体阳性29份;丙肝抗体检测481份,丙肝抗体检出阳性1份。
男男性行为者检测:HIV共检测48份,检出阳性0份,梅毒快速检测48份,抗体阳性0份,丙肝抗体检测48份,检出抗体阳性0份。
羁押人群检测:看守所羁押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537份,检出HIV抗体初筛阳性11份,原阳11份;梅毒检测342人份,检出梅毒抗体阳性14份,初筛阳性检出率为4.09%;丙肝抗体检测342份,丙肝抗体检出阳性11份,检出率为3.21%。
其他方面:一是各医疗机构送检初筛阳性血清:共128份(其中新阳性22份,复检阴性93份,不确定3份,确证阴性10份)确证阳性率为17.18%;二是CD4细胞采血40份,HIV检测40份。三是HIV密切接触者挖掘和动员检测:HIV接触者溯源及咨询检测源头感染者/高危人群43人、挖掘人数45人、告知人数34人、动员检测34人,发现新阳性8人、原阳5人;四是公安机关抓获送检:HIV共检测20人份,检出抗体阳性0份,梅毒检测20人份,检出特异性梅毒抗体阳性2份,检出率为10.0%;五是对辖区各实验室共抽检1130份HIV阴性血清,未检出阳性样本;六是临沧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羁押人群HIV抗体检测136份,检出初筛阳性11份,原阳11份,梅毒检测136人份,检出梅毒抗体阳性0份,丙肝抗体检测18份,检出率为 13.23%。六是2023年新建村级艾滋病快速检测点27个,截至11月30日止,临翔区辖区共有104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
掌握疫情和流行危险因素:截至2023年12月累计报告感染者3125例,死亡949例,全市排第一位。现存活感染者2176例,现存活感染者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为0.59%(常住人口369800人)。1-12月按现住址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例,报告死亡43例,新报告即为艾滋病病人占当年新报告感染者/病人的比例为42.0%。
建立丙肝聚集性疫情预警机制:开展既往丙肝报告病例调查、丙肝疫情监测、丙肝HIV感染人群哨点监测、舆情监测及丙肝抗病毒治疗工作。1-12月,临翔区按报告地报告丙肝抗体阳性145例、完成核酸检测140例、核酸检测比例96.55%(临沧市96.25%);累计报告丙肝病例2321例、应检测核酸1835例,实际完成1158例、检测比例63.11%(临沧市60.08%);按现住址当年新报告丙肝病例145例,应治疗138例,已经治疗108例,抗病毒治疗率为78.26%(临沧市74.37%),按报告地当年新报告丙肝病例145例、应治疗138例、已经治疗108例、抗病毒治疗率为78.26%(临沧市74.37%)。按报告地本年新报告丙肝病例253例,应治疗237例,已经治疗180例,抗病毒治疗率为75.95%(临沧市72.65%);按现住址累计报告病例1546例、应治疗978例、实际治疗444例、抗病毒治疗率为45.4%(临沧市48.57%);按现住址既往报告病例1389例、应治疗830例、实际治疗334例、抗病毒治疗率为40.24%(临沧市45.80%)。全年无病例数超过30例的乡镇/办事处;无报告病例数超过10例的村/社区;电话回访丙肝既往病例6000余人次;开展丙肝HIV感染人群哨点监测,完成53人。
性病管理:1-12月报告五类性病共570例,较去年(589例)同期下降了3.23%,其中梅毒报告288例、淋病166例、尖锐湿疣88例、生殖器疱疹2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26例、1-11月全区报告性病病例数最多的是凤翔,占46.99%。2023年全区报告15-45岁组,占总报告病例数67%;完成全区五个性病定点医疗单位2023年上年的数据评估工作;1至4季度19个梅毒非定点医疗机构共检测梅毒单阳病例365例,其中成功转介264例,转介率72.32%。
巩固和提升“三个90%”防治艾滋病目标:发现率:92.05%/93.5%;治疗率:94.9%/93.5%;治疗有效率:医疗机构治疗点未反馈统计结果。
(2)宣传教育与政策培训
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与政策培训:一是乡(镇、街道)及以上公务员和村(社区)干部培训率达98%。二是加强对公众的普及性宣传教育。三是各有关部门针对学生、育龄人群、进城务工人员、妇女等重点人群开展宣传教。
(3)预防干预
开展吸毒人群干预工作:一是美沙酮维药物持治疗门诊为服药人员提供综合干预服务,对治疗人员开展相关实验室检测,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开展抗病毒治疗。截至12月底,累计治疗人数为598人,目前在治49人,保持率为100%。二是门诊含拓展点三项生物学指标:HIV检测率为92.86%、HCV检测率为100%、梅毒检测率为95.92%。三是清洁针具交换:1-12月累计干预1220人,HIV检测16人,发放安全套1955只、宣传材料48份、发放清洁针具7799具、回收6424具,回收率82.37%。四是对其他社区吸毒人群进行检测咨询、针具交换、心理辅导和禁毒教育等综合干预。对社区吸毒人群开展同伴和外展服务,扩大人群HIV检测率。
预防经性传播:通过同伴教育、外展等多种方式在暗娼(重点是流动暗娼)、男性同性性行为者中开展安全套推广使用、检测咨询、生殖健康等综合干预。①暗娼人群:1-12月暗娼人群首次HIV检测479人,HIV检测率完成100.2%,检出阳性暗娼并管理1人,应检测性病478人、实际检测479人。②男男性行为人群:全区月均男男性行为者月均干预281人,1-12月HIV检测399人,检出HIV阳性1人。
(4)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
建立健全当地感染者互助管理小组,定期按季度/月开展活动,探索感染者自我管理模式,目前已开展互助活动4期,培训感染者80人。截至12月底,全区CD4随访检测应随访检测2171人,已随访检测2046人,随访检测率为91.6%;新检出HIV阳性57例;生活困难应转介到民政部门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248人,累计转介救助1248人,救助率达100%。
4.结核病防治工作
结核病发病情况:我区结核病项目执行对活动性肺结核实施免费的治疗和管理政策,由我中心管理,定点医院诊断和治疗。截至12月底定点医院感染科结核门诊累计登记可疑肺结核人数1422人,完成任务指标97.40%。1—12月登记肺结核患者194例,其中应管理165例,实际管理161例,管理率82.99%。登记的患者中病原学阳性143例,病原学阴性49例。单纯性结核性胸膜炎1例,病原学阳性诊断率达74.48%。2023年处置学校结核病散发疫情26起,其中网络上报有流行病学关联疫情2起。
结核病宣传及督导、培训:结合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3.24结核病宣传日活动,全区累计共发放宣传资料2123余份,咨询16364余人,微信公众号更新消1条,制作宣传布标(含电子)共15幅,制作编辑宣传图文和视频总数5篇,网络媒体客户端宣传次数18次。截至目前已完成第1-4季度的督导考核,共督导10个乡镇84个村卫生室的项目病人督导考核工作。对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从事疾控包工作的业务人员进行了3期肺结核的相关知识及肺结核病人规范管理知识培训,共培训了403人次。
结核病项目药品管理:结核病项目药品管理严格按照云南省制定的药品管理办法进行,严格按照药库和药房分类管理,1-4季度共发放免费抗结核药品四联药物53190片,二联药物42930片(剂型2)、46260片(剂型3),异烟肼片21900片,利福平胶囊20900粒,吡嗪酰胺片7100片,乙胺丁醇片47900片。
监测、转诊、推介工作:2023年1-12月,网络直报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692例,重报42例;结防机构报告154例,转诊到位37例,追踪到位385例;追踪未到位47例;无追踪信息19例,总体到位率88.72%;推介到位的肺结核可疑患者数为例1125,推介到位率为3.03‰(全年任务数为2‰);上一年同期辖区内已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94人,规则服药肺结核患者180人,规则服药率92.78%;按照要求规范管理的肺结核患者186,规范管理率95.88%。
定点医院实验室开展痰检工作情况:第1-4季度完成痰培养8例。其中培养阳性2例、培阴2例、未出结果4例;随访涂阳病例2例,其中培养阳性0例,培养阴性1例、未出结果1例。涂阴病例59例,其中培养阳性2例,培养阴性45例,未出结果12例。
5.加强疟疾及其它传染病防治工作
疟疾防治工作:加强疾病监测工作,1-12月完成664人份发热病人血检,计划数650人,完成率为102%;完成70人份血片复检,计划数70人份,完成率为100%;完成6例疟疾病例个案调查并给予药物治疗;完成督导工作5次;完成重症恶性疟病学流行病学调查。
加强登革热监测工作:截至12月31日,按照《云南省登革热监测与防控方案》监测的到登革热疑似病例195,核实上报病例172例,重症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对登革热疑似病例、登革热患者家属开展登革热NS1检测605份,170份结果阳性,435份结果阴性。同时对辖区内10个乡镇进行埃及伊蚊专项调查,共走访1000户人家,未查获埃及伊蚊;对登革热带入病例产生的疫点开展疫点处置工作8次,对辖区内防保医生开展登革热培训1次。
鼠疫防治工作:截至12月底,①鼠密度监测情况:室内共布放工具6511笼次,获鼠104只,室内总鼠密度为1.59%;室外布放工具6454次,获鼠123只,室外总鼠密度为1.91%。②蚤指数监测:梳检活鼠检查237只,染蚤79只,染蚤率为33.33%。③病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动物细菌学检验,共完成475份,完成任务总数(440份)的107.95%;血清学检验完成153份,完成任务总数(140份)的109.28%,昆虫(蚤)细菌学检验完成152份,完成任务总数(140份)的108.57%,结果均为阴性。④室内游离媒介检测:共布放粘蚤纸1470张,获蚤0匹。
麻风病防治:根据临沧市2023年麻风病工作计划要求,在辖区开展一次消除麻风运动,①对辖区内109名治愈存活者、2例现症病例进行随访体查1次,②同时对284名家属进行麻风病筛查,③对辖区内21372名10-65岁人群进行麻风病线索筛查,累计发现可疑线索456条,④共计发放111双麻风病护理鞋及个人护理箱,⑤针对111名治愈存活者共计发放生活补助金151000元,其中1人拒绝收款。
霍乱监测:认真做好针对霍乱、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疫情监测、报告等工作。截至12月底,共完成腹泻病人检测70份,重点人群监测30份,饮用水监测50份、外环境水30、食品30份、水产品20份等监测工作。
碘盐监测:截至12月底,完成盐样监测300人份,完成300人份,完成率100%,碘盐检测300份,检出合格碘盐296份、不合格碘盐4份,非碘盐0份,碘盐覆盖率100%,碘盐合格率为98.6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67%;完成8-10岁儿童尿样200人份,完成率为100%;完成孕妇尿样100人份,完成率为100%;甲状腺检查:共调查8-10岁儿童200人,甲状腺肿大0人,甲状腺肿大率0。
手足口病防控:严格按要求开展疫情监测工作,由专人负责疫情收集、数据分析、采样送检等工作。截至12月底,共计监测手足口病病例2750例,计划完成标本采样60份,实际完成61份,完成率101.67%,参与手足口病疫情处置2例起。
不明原因猝死:根据中心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工作要求,对临翔区凤翔街道南信村和尚寺组开展不明原因猝死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抽取部分人家进行问卷调查及效果评估。
其他工作:按照市级要求完成2023年度禽流感采样工作;协助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完成临翔区2023年蚊、蝇药物抗性监测工作。
宣传开展工作情况:一是4.26疟疾宣传日,在城区发放自制编印的疟疾宣传单2000份、疟疾防治知识环保袋500个,疟疾防治雨伞30份,咨询讲解150余人次。临翔区10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自行组织开展疟疾宣传活动,制作电子布标10幅,宣传展板30块,发放疟疾宣传单3000余份。二是5.15碘缺乏病宣传日,摆放宣传展板3块,发放碘缺乏病防治核心信息等宣传材料2种2000余份,现场讲解碘缺乏病防治知识400余人次。三是结合相关宣传日,共计发放鼠疫宣传册400份、登革热宣传资料200份,现场咨询讲解200余人次。
6.公共卫生监测及实验室能力建设
公共卫生监测:饮用水监测:截至12月底,①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完成农村饮用水监测任务86份(含3所农村学校6件末梢水),合格率为73.3%;其中3所学校末梢水检测合格率为100%。②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检测195件,10个项目分析检测176件,其中出厂水30件,末梢水38件,二次供水共109件。34个项目分析完成监测18件,其中出厂水6件,末梢水6件,二次供水共6件,合格率100%。③其他水质检测:配合各乡镇当地政府完成辖区内24件水样的采集,分析及检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截至12月31日,一是“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共计报告食源性疾病1313例。其中:急性胃肠炎650例、毒蘑菇中毒(真菌性)232例、感染性腹泻362例、其他食源性疾病55例、有毒动植物性中毒14例。二是2023年监测机构病例上报共1313例,其中: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报387例,临沧市人民医院上报422例,临沧市中医医院上报121例,临沧市妇幼保健院上报123例,临翔区妇幼保健院上报120例,南美乡卫生院上报14例,圈内乡卫生院上报11例,蚂蚁堆卫生院上报13例,马台乡卫生院上报17例,平村乡卫生院上报20例,章驮卫生院上报20例,博尚镇卫生院上报22例,凤翔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上报4例,邦东乡卫生院上报7例,忙畔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上报12例。三是“暴发监测系统”上报事件17起,事件暴露人数85人,发病人数72人,住院28人,死亡0人。完成食源性疾病负担调查20份。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体监测:在哨点医院开展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诺如病毒5种食源性疾病特定病原体的监测工作,截至12月31日,共计采样552人,阳性270人。学校卫生工作监测: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切实开展学校传染病日常监测工作,同时到学校开展学校常见传染病宣讲,指导好学校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完成学校传染病监测月报12次,季度分析小结4次,共计报告17种传染病4813例,死亡1例(艾滋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起,无死亡病例;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对照随机抽取的22个学校进行了传染病督导工作;对全区10所学校儿童青少年近视等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共计体检学生3210人,完成问卷3210人,进行学校教室环境检测7所,出具教学环境检测报告7份,并对10所学校进行学生常见病知识宣传。目前现场工作已结束,具体结果在分析统计过程中。完成14所学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监测,共监测3013名学生,现场工作已结束,具体结果在分析统计过程中;开展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宣传活动。双随机监测及公共场所卫生监测:一是2023年双随机有检测任务数85家,实际完成85家,任务完成率100%。监测范围为学校卫生22家,生活饮用水3家、公共卫生60家,同时完成22所完小(小学)末梢水、二次供水共计44件,出具教学环境检测报告22份。二是完成5家教学环境检测托幼机构和5家校外培训机构。三是完成381家各类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包括双随机60家),抽检样品1220件,不合格样品9件、不合格样品9件经过二次申请采样检测已全部合格。
7.实验室能力建设
(1)水质检测:①市政供水水质检测:检测195件。10个项目分析检测174件,其中出厂水30件,末梢水38件,二次供水共109件。32个项目分析检测18件,其中出厂水6件,末梢水8件,二次供水共6件。合格率100%。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完成对辖区10个乡镇街道,20个农村已建饮水安全工程点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及3所学校末梢水,共86件水样。进行34个项目的分析检测。合格率73.3%。③“双随机”水质检测 :完成22所完小(小学)末梢水、二次供水共计44件。进行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和消毒剂余量等10个项目的分析检测,合格率100%。④其他水质检测:配合各乡镇当地政府完成辖区内24件水样的分析及检测。
(2)公共场所卫生检测:做好办理卫生许可证公共场所检测工作,检测各类公共场所350家,抽检样品1110件检品主要包括:床上用品、理发工具、美容用具、医疗器械、游泳池水、各类物体表面。
(3)监测点食源性疾病细菌类样本检测:检测样本7份。复核市医院沙门氏菌样本1份;复核市二院沙门氏菌样本4份;复核市二院志贺氏菌样本2份。
(4)核酸检测工作:一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检测样本5739人份。阳性样本380人份,阴性样本5546人份,阳性率6.62%。二是开展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检测样本26份。复核市医院样本9份,复核市二院样本17份。三是开展手足口核酸检测:检测样本49份,阳性样本24份,阴性样本25份。四是流感核酸样本送市疾控检测情况:送检样本23份。阴性8份,阳性15份(通A、H3型)。
(5)细菌类食源性疾病检测:一是开展突发应急食源性疾病样本检测,共计检测样本71份。其中:完成对大文完小19份,章驮完小15份,马台完小8份,中临艾乐幼儿园17份,蚂蚁堆完小4份,易诚实验小学1份及文华小学等食堂食品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四类肠道致病菌检测,均未检出;二是监测点食源性疾病细菌类样本检测,共计检测样本7份。复核市医院沙门氏菌样本1份,复核市二院沙门氏菌样本4份,复核市二院志贺氏菌样本2份。
(6)霍乱弧菌检测:检测样本230份。其中:腹泻病人检测70份,重点人群检测30份,饮用水50份、外环境水30、食品30份、水产品20份,均未检出霍乱弧菌。
(7)血清抗体检测:麻疹IgG检测240份,阳性215份,阳性率89.58%;麻疹IgM检测12份,阳性1份,8.33%;风疹IgM检测12份,阳性0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240份,阳性2份,阳性率0.83%;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检测240份,阳性129份,阳性率53.75%;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测240份,阳性97份,40.42%。
(8)盐碘、尿碘含量检测:一是碘盐检测300人份:学生碘盐检测200份,孕妇碘盐检测100份。共计300份。检出合格碘盐296份、不合格碘盐4份,非碘盐0份,碘盐合格率为98.67%。
二是尿碘检测300人份:8-10岁学生尿碘检测200份,孕妇尿碘检测100份,共计300份。8-10岁学生尿碘检测中位数为251.78ug/L。孕妇尿碘检测中位数为143.28ug/L。
8.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1)持续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2023年,中心继续加强对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工作,认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原则,科学指导人民群众正确对待、科学防护,实现了以前防控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中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防控措施调整后相关应对准备工作,更进一步准确把握政策标准,科学精准防控,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培训方案》学习,继续保持24小时值班制度。
(2)继续做好新冠核酸检测工作。开展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检测样本5739人份。阳性样本380人份,阴性样本5546人份,阳性率6.62%
(3)加强新冠病毒疫苗监督管理以及接种。按照《临沧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全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如下:3岁以上人口数358509人,18岁以上人口278579人,60岁以上人口50949人,80岁以上人口7128人。截至12月31日,累计到位疫苗596600支,累计接种疫苗988155剂次,出库发放共计564883支,退货31716支,报废处置1支。当前库存为0支。其中:累计接种第一剂次350225、第二剂次347448、第三剂次256805、第四剂次33639、第五剂次38。完成3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347448人,完成率96.91%;完成18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256805人,完成率92.18%。
9.加强疾控体系建设,严格队伍管理
(1)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按照“强区、建乡、管村”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卫生监测与检验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
(2)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认真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精神,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方针,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各项应急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和队伍建设,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应急能力。
(3)进一步建立健全疫情监测报告体系。抓好疫情报告网络和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全面落实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确保疫情信息及时、规范。
(4)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开展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活动,全方位规范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为服务对象提供公正、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有效防范和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一是加强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等知识的培训讲解,完成中心管理体系宣贯;二是质量监督,2023年对所有实验室各项记录、检验报告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检查,定期对各实验室进行质量监督,按时按要求完成各检测室开展日常监督及季度监督;三是文件控制,2023年对饮用水标准从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4-2006变更为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4-2023,并于今年11月完成受控标准变更;四是供应商的控制,中心对所采购试剂的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价,供应商须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中心采购试剂均填写了供应商资质评价表,试剂订购申请,试剂验收记录;五是服务质量分析,2023年未发生过投诉事件;六是仪器设备管理,建立仪器设备档案,2023年9月市质检中心对中心67台仪器设备进行检定;七是内部审核与质量评审,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正常、有效、适宜;八是按照省、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文件做好统计,自检自查报告和检验检测相关报表;九是院感工作,按环境和生态局针对创卫对标对表完善污水制度,工作计划,应急预案,处置预案,污物制度,登记台账等。
10.突出固本强基,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1)加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重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市、区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奋进力量,争当新时代人民健康卫士。二是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为重要载体,持续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充分用网络资源,通过“云岭先锋”、“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学习教育。2023年,党支部共召开支部党员大会14次,支部委员会会议19次、党课学习7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4次。三是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巩固提升工作。共组织25名在职党员分两个批次参加“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学习,中心党员到社区开展“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25名在职党员共计开展服务时长为154小时。四是积极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自行学习的形式,在支委会、党员大会及主题党日相关会议上,积极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使广大党员对统一思想意志行动、激励实干担当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更深层次的政治觉悟意识,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征集活动,提出建议25条,建议转化为行动有4条;设置“党员先锋岗”25个,亮明身份,扛实责任。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清廉环境。一是层层压实责任,支部书记与班子成员、各科室分别签订了《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等,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二是开展警示教育,强化源头预防。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开展党建工作主题专题会议3次;积极组织观看“清风云南,临翔实践”正风肃纪防腐电视专题片,对通报的典型案例进行学习,举一反三,层层传导压力、打造清廉疾控。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认真落实集中整治工作要求,确保思想发动、自查自纠、线索移交、问题核查、组织处理、机制建立“六个到位”。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的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意识,以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深入谈、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谈的方式,围绕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及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车辆管理等工作进行谈话提醒,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集体谈心谈话)2次,开展个别谈心谈话9次,2023年无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事件发生。
(3)紧扣服务发展,融合党建与业务。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有针对性的安排部署任务。同时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在区医共体“健康帮帮”志愿服务队领导下,中心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了“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活动,加强网格化管理及入户宣传等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
11.齐抓共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中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是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重点查看机房、档案室、检验室、疫苗冷库、医废暂存间、地下防空等地安全生产,检查内容覆盖网络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生物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冷库设备安全等领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二是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在中心开展消防培训及消防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树立起以“安全”为主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三是召开过4次安全生产相关会议,传达学习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组织干部集中收看《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消防安全视频》等警示宣传片,不断提高我中心职工的应急意识和安全素质。
12.其他方面工作
(1)积极参与绿美临沧、醉美临翔建设情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花园临翔建设工作与健康城市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及时跟进学习,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熟练掌握“绿美临沧、花园临翔”建设内容和相关政策措施;二是带头积极参与,营造人人出力、人人作为的良好氛围,在实施“花园临翔”建设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三是把开展绿美建设与“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到网格发放“花园临翔、绿美爱心”倡议书,积极宣传绿美建设的重要意义等,号召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四是积极组织中心干部参与“博爱云南 醉美临沧”捐款。
(2)积极开展无烟单位建设。一是全员参与,共同签订《无烟单位创建承诺书》;二是宣传教育,营造无烟单位创建工作浓厚氛围;积极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观看《吸烟有害健康公益宣传片》等,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自觉珍惜生命,拒绝烟草等,中心粘贴有禁烟宣传标识,全力营造无烟单位创建工作浓厚氛围;三是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无烟单位创建长效机制,设立了控烟监督员。
(3)普法强基补短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二是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工作重点;三是聚焦知法明理、力求普法实效;四是中心积极组织干部职工按时收看《普法强基在行动》视频;五是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平安建设和普法强基工作网络问卷调查”答题、“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答题、“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线专项答题等活动,以及积极登录“云南普法网”进行在线学习。六是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诈防骗云课堂”系列公益讲座,切实提升中心职工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七是积极组织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
(4)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辖区和中心开展灭鼠、灭蚊等除四害工作,并以“爱国卫生月”、“创建国家卫生城镇”为契机开展专项行动,降低城区四害密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进网格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网格+卫生整治’模式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卫生环境整治,持续巩固城市卫生环境”。把“河长制”、及“周五洁净日”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开展。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大力营造爱国卫生运动氛围。
13.做好临翔区疫苗临床试验研究项目
开展省级疫苗临床实验基地建设,我中心于2019年建成“云南省疫苗临床研究中心临翔研究现场”。2023年,在云南省疾控中心、申办方、监查方和中心领导的指导下,中心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现场标准操作规范(SOP)》和各项目《项目研究方案》所提出的目标任,认真组织开展4个苗研项目。
(1)《重组人乳头瘤病毒九价疫苗(汉逊)在健康女性中预防相关别型感染及相关病变的效力、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平行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该项目自2021年8月开展,2022年7月圆满完成省级下达的1055例任务数。现在继续后续的接种、妇检、采血和随访等工作。
(2)《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Ⅲ期临床试验。该项目自2022年2月开始,于2022年7月完成省级下达756例入组任务。2023年以来继续后续的接种、采血、随访和数据录入等工作。
(3)GR1801注射液联合人用狂犬病疫苗在疑似狂犬病病毒Ш级暴露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Ш期临床试验。该项目于2022年12月启动,至2023年10月入组成功47人,目前脱落一人,完成90天采血有46人,现在仍在继续后续的采血、随访和数据录入等工作。
(4)重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31/33/45/52/58 型)疫苗(大肠埃希菌)在中国 18-45 岁男性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免疫原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该项目2023年3月启动,目前完成640人的首次入组工作,已完成第二剂接种629人,完成率为98%;完成第三剂接种598人,完成率为93%;完成第九次访视570人,完成率为89%。
二、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我单位共设置11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财务室、卫生科、慢病科、疫情科、免规科、检验科、艾病科、防疫科、结核科、质控科。
我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无下属单位。
(二)决算单位构成
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二级预算单位纳入临沧市临翔区卫生健康部门2023年度部门决算编报范围。
(三)单位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末实有人员编制63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63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人数共63人,其中: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人员0人,非参公管理事业人员63人。
年末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0人(离休0人,退休0人)。年末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35人(离休0人,退休35人)。
年末其他人员0人。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0人,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0人。年末学生0人。年末遗属0人。
车辆编制4辆,在编实有车辆5辆。原因是:2023年我单位报批公车办拍卖了一辆公车,新购了一辆公车,但因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已经拍卖那辆系统暂未处理,导致实有车辆与资产管理系统车辆保有量不一致。
第二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1.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2.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3.《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项目名称:疫情防控专项经费,因绩效指标为涉密信息,为空表,不公开。
4.如公开表与说明数据有细小差异为四舍五入形成。
第三部分 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收入合计1562.2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467.08万元,占总收入的93.91%;事业收入20.01万元(含教育收费0.00万元),占总收入的1.28%;其他收入75.14万元,占总收入的4.81%;本年度本单位未发生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和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增加42.80万元,增长2.82%,增加原因是2023年财政拨款收入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和卫生检测等事业收入增加。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增加161.94万元,增长12.41%;事业收入增加20.01万元,增长100%;其他收入减少139.15万元,下降64.94%。主要原因是:2023年财政拨款收入中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和卫生检测等事业收入增加,其他收入中核酸检测收入减少。本年与上年均未发生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和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因此无增减变动情况。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支出合计1755.2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009.80万元,占总支出的57.53%;项目支出745.40万元,占总支出的42.47%;2023年本单位未发生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增加129.07万元,增长7.94%。增加原因是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和项目支出中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经费支出增加。其中:基本支出增加31.56万元,增长3.23%;增加原因是2023年我单位新招录人员3人,人员经费增加。项目支出增加97.51万元,增长15.05%;增加原因是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增加。本年与上年均未发生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因此无增减变动情况。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3年度用于保障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009.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57万元,增长3.23%,增加原因:2023年我单位新招录3人。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894.54万元,占基本支出的88.59%;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115.26万元,占基本支出的11.41%。2023年我单位人均工资福利支出14.20万元/人/年。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3年度用于保障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745.40万元。本单位2023年未发生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工作情况:市场主体管理0.98万元;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万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0.5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84.97万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450.59万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42.20万元;其他公共卫生支出5.09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642.59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93.58%。与上年相比增加245.78万元,增长17.60%,主要原因是2023年我单位新招录3人,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增加;项目支出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支出增加。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类)支出1.9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12%。主要用于食源性疾病监测支出和支付工会活动支出;
2.外交(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3.国防(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4.公共安全(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5.教育(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6.科学技术(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8.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79.3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4.83%。主要用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退休安家费和死亡抚恤费;
9.卫生健康(类)支出1495.9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91.07%。主要用于在编在职职工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支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支出和其他公共卫生支出;
10.节能环保(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1.城乡社区(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2.农林水(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3.交通运输(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4.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5.商业服务业等(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6.金融(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7.援助其他地区(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8.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19.住房保障(类)支出65.3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98%。主要用于在编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费支出。
20.粮油物资储备(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3.其他(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4.债务还本(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5.债务付息(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26.抗疫特别国债安排(类)支出0.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0.00%。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2.00万元,决算为7.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75.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万元,决算为0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完成年初预算的0%;本年本单位未编制因公出国境预算,也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因公出国境预算及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0.00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0.00%,完成年初预算的%;本年本单位未编制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也未发生公务用车购置,故无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及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7.4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98.54%,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2.00万元,决算为0.11万元,占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总支出决算的1.46%,完成年初预算的5.50%,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0.11万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万元),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万元。其中: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2.00万元,支出决算为7.5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75.5%。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万元,决算为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本年本单位未编制因公出国境预算,也未发生因公出国境事件,故无因公出国境预算及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本年本单位未编制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也未发生公务用车购置,故无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及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年初预算为0.00万元,决算为7.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公务接待费支出年初预算为2.00万元,决算为0.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50%。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大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年初预算数为0元,决算数增加。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减少0.93万元,下降11.0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减少0.00万元,下降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减少0.00万元,下降%;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减少1.01万元,下降12.02%;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增加0.08万元,增长175.00%。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下降。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实物量的具体情况
1.2023年度本单位未发生因公出国境活动。
2.2023年度本单位未购买公车。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5辆。主要用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艾滋病防治等工作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4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23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职业卫生项目技术指导和慢性病综合示范区建设现场复核等工作接待4批次,接待23人发生的接待支出。2023年本单位未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活动。
4.2023年度本单位未发生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本单位为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3年末,临沧市临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产总额5383.0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433.91万元,固定资产2946.39万元(净值),无形资产2.75万元(净值),无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在建工程和其他资产。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658.59万元,增加原因:2023年我单位业务综合楼完成终审,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其中:固定资产增加2137.77万元,增加原因:2023年我单位业务综合楼完成终审,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少385.43万元,减少原因:2023年我单位业务综合楼完成终审,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增加2.75万元,增加原因:2023年检验科增加一套软件;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减少1096.5万元,减少原因:2023年应付疫苗接种点二类疫苗款减少。2023年度本单位无处置房屋建筑物,无处置车辆,无报废报损资产处置,无实现资产处置收入,也无房屋出租,无实现资产使用收入。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3年度,单位政府采购支出总额128.9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07.8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21.15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28.33万元,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122.12万元。
四、单位绩效自评情况
2023年完成适龄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加强监测力度,不出现突发疫情;开展重大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项目;掌握我区新冠疫情、主要病原和影响因素等状况及变化趋势;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服务,将 0-6 岁儿童、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原发性高血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患者列为 重点人群,提供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展对重点疾病与危害因素监测,有效控制疾病流行,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保持重点地方病防治措施全 面落实,开展职业病监测,最大限度保护放射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同时推进妇幼卫生、健康素养促进,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卫生应急和计划生育相关方面的工作。推进医疗卫生三年 行动计划,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补齐医疗卫生人才短板,助推健康云南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 健康需求。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系列活动,加快临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城市综合整治与管理力度,着力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使临沧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显著改善,生态与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23年通过省级复评及国家线上评估,2024 年通过国国家现场评估和公示,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寄生虫病防控:开展传播媒介监测和病例监测,对疑似病例及时进行复核诊断;对寄生虫病暴发疫情及时开展调查处置;做好重点人群防护,杜绝输入疟疾病例导致的继发传播,持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麻风病防控:开展麻风病重点疫村普查,降低新发麻风病人2级畸残率。城市饮用水监测:全省16个州市和129个县,全部开展城市饮用水信息公开水样的监测;通过省级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动员、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对社区药物滥用者、低档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人和其他高危人群开展预防和治疗,减少高危行为,最大限度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降低艾滋病经高危人群传播的风险,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云南省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各城市和县(市、区)示范区,以遏制艾滋病性传播为主攻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健全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全面完成示范区年度指标任务。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评价结果为“良好”。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2023年度无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本文中公开的财政拨款“三公”经费相关数据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相关经费,不含非财政拨款部分。
(四)本文所称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或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一)部门决算: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情况编制,反映部门和单位所有预算收支和结余执行结果及绩效等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是改进部门预算执行以及编制后续年度部门预算的参考和依据。
(二)基本支出:指各部门、各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三)项目支出:指各部门、各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四)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
(五)财政拨款支出:反映单位本年发生的财政拨款支出金额。各项目按“行政支出”、“事业支出”等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财政拨款支出数的合计数填列。包括: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住房改革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等。
(六)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是指预算部门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对预算批复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自评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总体绩效目标、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七)自评指标: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指标,包括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监督索引号5309020093610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