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临翔区:培育“泥巴”人才 延续百年“窑火”

发布机构:临翔区文化和旅游局 作者:  时间:2023-12-04   点击数:  打印 】 【 关闭

制作胚体、拉坯成型、精心修整……来自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32名制陶选手在现场评委的注视下有条不紊地雕琢着手中的“泥巴”,2023年碗窑茶陶非遗传承人推介活动拉开序幕。

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制陶历史底蕴深厚,陶泥资源独具优势,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火龙窑至今保存完好仍在继续使用。近年来,临翔区依托茶陶文化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土陶产业人才开发培养,不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整合资源,通过助力人才培育、实施人才兴业、坚持文旅融合打造文化招牌措施,推动土陶人才队伍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走出去,引进来”,助力人才培育

为持续加强土陶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临翔区积极为本土制陶人才提供研发场地、政策倾斜和名师传帮带培养方式,促进了碗窑制陶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引进“铁锈花”装饰工艺,与景德镇陶瓷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达成意向,甄选本地制陶人才外出交流学习,逐步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地合作、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目前,临翔区现有碗窑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16名,省级3名,市级4名,区级9名。

推进平台搭建,实施人才兴业

临翔区积极探索茶陶融合发展模式,密切关注茶陶研展最新行情,为碗窑村制陶专职村民及时提供信息和资讯,随着茶陶产业兴起,碗窑陶器逐渐远销国内外,2023年来,碗窑村各类陶器实现经济收入超4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9332元。“我相信,通过制陶人才的培养,将会促进非遗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会带动碗窑村的经济发展。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推进非遗平台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临翔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锦雯表示。

坚持文旅融合,打造文化招牌

临翔区依托自然景观和“碗窑土陶文化之乡的文化底蕴优势,重点打造七彩陶瓷文化庄园一期、二期项目,着力发展集茶陶研学、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休闲康养基地,推动陶瓷文化、人文和自然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除茶陶非遗传承人推介活动之外,今年,临翔区还举办了柴烧创作营艺术节等茶陶系列节庆活动,大幅度提升了碗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10月,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948.93万人次,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81.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