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流域的茶香茶性里自有一番家国情怀,温而不懦,柔而不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茶,让外界认识了邦东乡昔归村的风土人情。而茶艺传承人们,也在通过风土,去诠释好茶。

正当海晏河清日,慢煮光阴一盏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临翔区“茶香昔归.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在邦东乡昔归举行。本次活动由临翔区人民政府主办,邦东乡人民政府、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地方产业服务中心、临翔区茶业协会、昔归茶业协会承办。


茶叶论剑,技高为王。活动之一的“茶艺茶俗展示推荐”环节通过昔归团茶制作技艺、磨锅茶制作技艺、百抖茶技能比赛,评比选手传统手工制茶及烤茶技艺。比赛在文艺演出中拉开帷幕,随后16名选手分组登台竞技。

作为“非遗”茶,手工制茶过程繁琐而讲究。最先开始的是昔归团茶制作技艺比赛,需得历经采茶、萎凋、杀青、摊晾、揉捻、晒干、蒸茶、定型、晾干、包装等工序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制茶师的心血,暗藏着制茶师炉火纯青的制茶手艺。


接下来是百抖茶技能和磨锅茶制作技艺比拼。百抖茶是临翔境内最常见也是认知度最高的民族茶饮法,因烤茶过程中通过上百次的手肘抖动使罐中的茶叶受热均匀而得名;磨锅茶制作技艺的精髓则是在于将茶叶反复磨制来提香,冲泡过程相对简单。两种制茶技能自具风格却又在精益求精的理念上不谋而合,都具极其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临翔区文旅局杨锦雯副局长表示:传统手工制茶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工艺,通过本次比赛,能够更好地弘扬临翔传统茶工匠精神,充分挖掘本土制茶匠人,为本地茶叶企业、茶叶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临翔茶文化、茶产业的全面发展。

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临翔区助推乡村振兴、推进农文旅发展的重要动力。
未来,临翔区文化和旅游局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加大对非遗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真正做到让情怀落地。
(办公室:代春娥、钱熙、杨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