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脚鼓是我们傣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因现状似象脚而得名,傣族人将象脚鼓视为神圣的通天神器。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约有5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临翔区忙畔街道办事处忙令社区、青华村、凤翔街道办事处的南屏社区、后寨村、章驮乡的动旺村以及博尚镇的大准村6个傣族村寨。其制作技艺,是集木工雕刻、彩绘、制革、美术等多种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傣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优秀民族文化瑰宝。2011年5月,该项目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3年5月临翔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
象脚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流传最广、最有特色的一种群众性舞蹈,在傣族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哪里有象脚鼓声,哪里就有欢乐的人群。2013年7月,临翔区傣族象脚鼓舞被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2016年7月女子象脚鼓舞被公布为临翔区区级非遗项目。
为弘扬传统文化,提高社区广大居民对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和象脚鼓舞的了解和认识,9月14日——15日,临翔区文化和旅游局在玉龙湖广场开展了2022年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及象脚鼓舞进社区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有象脚鼓出版书籍、宣传展板、宣传册页的展示宣传,各种象脚鼓及象脚鼓制作工具的展示,国家级传承人俸传诗现场制作,播放象脚鼓制作技艺专题片,表演荣获第一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歌舞乐展演中金奖的傣族象脚鼓舞蹈《宏仲嘎光》、《南屏女子象脚鼓舞》等节目的多种方式,让广大市民零距离感受我区象脚鼓文化的魅力,部分观众忍不住敲响象脚鼓,与象脚鼓舞表演者留一张影,通过此次宣传,让广大市民对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及象脚鼓舞项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临翔人民的文化自信,更是推动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营造了全民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临翔区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