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镇信息专栏  >  邦东乡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党建引领促发展,念好养牛“致富经”


来源: 时间:2024年10月31日 09:59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党建引领促发展,念好养牛“致富经”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一带四区”党建版图布局和全市基层党建“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力、组织力、服务力,近年来,临翔区主动把组织工作融入国家战略和省委、市委、区委中心工作,找准基层党建具体抓手,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巩固提升边疆党建长廊、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党建引领冰岛昔归忙肺茶叶产业示范片、党建引领保障中缅印度洋新通道的“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通过以点连线、以线成片、以片促面,推动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今天,“临翔先锋”推出邦东乡团山村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四个一”建设工作情况。

邦东乡:党建引领促发展,念好养牛“致富经”

近年来,邦东乡主动融入全市基层党建“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布局要求,分类拓展村级集体经济“五金”模式和党建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辐射效应,紧扣村庄发展和群众需求,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开多种增收渠道,以点带面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增产、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多方共赢局面。

团山村立足昔归“党建引领昔归茶产业示范片区”“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双重叠加战略机遇,因地制宜推进肉牛规模化养殖、精细化管理、科技化改良和政策化帮扶,加快“一村一特色”肉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肉牛养殖”为切口,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赋能、农业增收、群众致富的“养牛致富路”。

图片

村企联抓,组织引领激发产业活力

2024年5月,团山村标准化肉牛养殖场正式建成投入运营,占地面积15亩,总投资350万元,有管理房、青储饲料加工车间和存储车间各1间,配套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满载存栏数量可达230头。村党组织聚力产业发展,主动与企业对接,采取“党组织+企业+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引入企业参与经营管理,目前养殖肉牛107头,预计一年后出栏70头,收入将近100万元。通过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肉牛产业已成为团山村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村党组织引领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点燃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产业联合,多措并举壮大集体经济

养殖场作为固定资产交由团山村委会纳入村集体经济进行管理,村委会采用承包经营方式,第一年收取3.2万元租金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养殖场专业人员也会持续推广养殖生产配套技术,对养殖户进行定期培训,增加肉牛成活率、繁殖率、出栏率。在肉牛养殖产业的带动下,团山村近年来建设完成的生猪养殖场、养鸡场等集体养殖场,预计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同时,在巩固好茶叶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团山村持续加大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小区域经济”,2024年种植百香果20亩,试点种植葛根5亩、何首乌2亩,每年养牛场可产生农家肥约270吨,为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理想肥料,为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2024年团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40万元。

增收联享,利益共生带动群众致富

今年以来,村党组织积极动员农户将闲置的土地进行规范流转,让“沉睡资产”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土地”,养殖场附近群众每年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入达1.6万元。在推进肉牛养殖过程中,团山村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饲草原料种植供应、养殖临时用工等过程,辐射带动团山村农户种植全株青贮玉米100亩,为当地农户提供就业务工平台,提供临时性用工岗位240余个,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300余人次,实现了农户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可解决5%剩余劳动力,带动参与的脱贫户户均增收5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