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区统计局)
上半年临翔区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日期:2025-07-29 08:53 来源:区统计局 浏览:63次 字体:【

上半年,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深刻领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发展壮大“三大经济”,打好“七大攻坚战”,聚焦重点工作,着力助企纾困解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措施落地显效,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7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1.78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65.76亿元,同比增长3.8%。

一、农业生产平稳

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紧抓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全区粮经作物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8亿元,同比增长3.7%,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5.1%;林业产值2.98亿元,同比增长8.1%;牧业产值2.92亿元,同比下降5.4%;渔业产值0.18亿元,同比增长7.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36亿元,同比增长6%。

高原特色农产品供给充足。全区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5557吨,同比增长2.3%;水果(含瓜果)产量4616吨,同比增长10.8%;茶叶产量11700吨,同比增长2.6%;咖啡产量2327吨,同比增长10.4%。

二、工业经济积极向好

“项目化、清单化、目标化、责任化”推进工业突破攻坚战,“大走访送服务助纾困”活动凸显效果。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较1-5月下降0.7个百分点。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2.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

从支撑行业看,特色产品制造业和电力持续引领增长势头,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14.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同比增长0.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同比增长14.1%;家具制造业同比增长33%;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19.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0.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3.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8.7%。实体经济不断壮大,行业主体齐头并进,民营工业企业同比增长7.6%。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发电量同比增长25.8%;商品混凝土同比增长26.6%;精制茶同比增长24.5%;鲜、冷藏肉同比增长20.4%;人造板同比增长24.3%;成品糖同比增长8.2%;自来水生产量同比增长8.9%;精制食用植物油同比增长9.6%;日用玻璃制品同比增长41.8%;饲料同比增长8.2%。

三、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布局,抓好项目争取、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7%,去年3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较上年同期加快18.1个百分点,较1-5月加快5.5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上半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5:18.7:76.8,一、三产投资占比分别较上年同期提高1.8、8.5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持续发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融资等政策加持,民间资本信心提振。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2.7%,较上年同期提高50.8个百分点,较1-5月加快8.6个百分点,占全区总投资比重为61.5%,较上年同期提高20.1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1.1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5%,较上年同期加快28.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4.2%,较上年同期加快42.1个百分点,较1-5月加快7.9个百分点。

四、市场消费保持活力

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政策+活动”并驾齐驱,假日消费效应明显,市场消费保持活力。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4亿元,同比增长6%,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较1-5月加快1.3个百分点。

基本消费能力提升。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1%,其中:粮油类同比增长14.6%、肉禽蛋类同比增长260.4%、水产品类同比增长447.4%、蔬菜类同比增长6.1%,日用品类同比增长72.8%,书报杂志类同比增长16.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31.3%,石油及制品类同比增长3%,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同比增长34.8%。

升级类消费需求保持同比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4%,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3%;化妆品类同比增长191.1%;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长21%;智能手机同比增长40%;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1.3%。

五、服务业持续下行

1-5月,全区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错月指标)1.94亿元,同比下降7.4%,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较1-4月提高0.7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四增四减”: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0.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1.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1.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1.6%;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下降17.7%;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下降48.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5.5%。

六、重点领域支出持续保障

上半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5亿元,同比下降37.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1亿元,同比下降7.3%;非税收入完成0.84亿元,同比下降64.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26亿元,同比下降7%。

重点领域支出持续保障。教育支出同比增长30.2%,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93.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增长4.2%,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增长59.5%,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长51.5%。

七、金融运行稳健

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49.11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住户存款186.03亿元,同比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381.5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短期贷款92.45亿元,同比增长9.9%;中长期贷款280.14亿元,同比增长1.8%。

总的来看,上半年,农业生产平稳、工业经济积极向好、消费市场保持活力,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增长,但也要看到,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仍然存在,经营主体的信心和经济向好的动力仍需进一步提振。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发展信心,充分运用好省、市、区存量和增量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全力以赴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为推进全年高质量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