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临翔区文化和旅游局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开展各项工作。
一、持续抓好文化惠民活动
一是坚持以线上线下相融的方式,结合传统节庆活动,扎实推进“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彩云之南等你来”“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以及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和全民艺术普及工作,每年均完成省、市下达的文艺惠民演出。2023年来完成文化惠民演出88场次,观众约9.7万人次;基层文艺骨干培训21期,培训人次1000余人次;举办各类文化展览6个,参观人次近2000人次;暑期组织开展免费少儿艺术培训2期8个班,上课80个课时,培训人次达240余人次;从2023年9月开始恢复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免费艺术培训,培训科目有美术、钢琴、舞蹈、手鼓、吉他五个科目。全馆各功能室面向人民群众开放,针对63支馆办团队专门设立馆办团队活动室,全年群众到文化馆活动人次达35100余人次。同时,加强文化馆数字平台建设,积极丰富文艺数字资源,通过“公共文化云”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区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及时做好图书的归架、整理、修补、上架、下架等工作,完成总馆图书、期刊数据录入上架3300册。利用电子图书借阅机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开展线上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电子图书展览、线上讲座活动,全年共接待线下阅读者6.34万人次,本年度借阅人次4.86万人次,借阅5.91万册次。
二、创新文化供给形式
一是依托临翔区63支馆办团队、文化志愿者队伍、文化旅游企业主,于19:30至21:00在佤山凤城景区、玉龙湖景区、市体育馆广场等主城区各活动广场开展夜间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平均每月开展20场次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夜间文化活动,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集市,组织并动员企业主参与开展街头艺术表演、广场舞、网红直播等活动。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开展“音乐巡游车”项目,在车中配备现场弹唱本土歌手和小吃、啤酒让游客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观光玉龙湖、佤山凤城景区。开展“泼水节”“中秋节”“新米节”“青年歌手大赛”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夜间文化活动和夜间集市,打造更多的富有民族文化底蕴、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的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拉动消费带动内需,让夜间文化服务集聚区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转型升级。通过丰富多彩的夜间文化活动,对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打造夜间文化品牌,满足群众和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拉动消费,带动内需,激发文化和旅游经济消费潜力,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2023年来已开展“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文化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次约40余万人次。二是选派了5名干部深入10个乡(镇、街道)开展工作。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图书录入管理、非遗项目挖掘与保护等工作,逐步提高“三区”文化人才综合素质,促进受援地的基层文化作者队伍建设,使受援地能有一支创作群众喜欢的中小型文艺剧目或节目,并经常活动在百姓中间的业余文化艺术骨干队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推动“三区”文化发展。三是在春节期间开展了义务写春联;在元宵佳节之际,与阅星书店组织开展了“欢欢乐乐闹元宵”的全民阅读主题活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在凯龙幼儿园举办了“尽享读书之乐 好书伴我成长”经典诵读活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举办了以“滋养民族心灵 培育文化自信”为主题的亲子“悦”读会。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举办了“彰显棋艺 共享童趣”五子棋比赛活动。中秋节之际,开展“明月几时有”中秋探月之旅中秋主题活动,举办“喜迎国庆 笔墨传情”书画展。四是建立“图书馆+书店”服务模式,与临沧阅星书店联合开展了“小小朗读者”、“小小故事王”、“小小唐诗人”、“五子棋比赛”等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馆店融合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打造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三、积极筹备开展传统节庆活动
以文促旅,积极参与筹划举办各类传统节庆活动。傣历1385年泼水节临翔区文化旅游周系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丰富人民群众文化旅游生活,吸引区内外游客,推动旅游消费,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据不完全统计,文化旅游周期间,市外入临游客超过40万人次,参与现场文化活动群众累计超过25万人次;云南日报、云南网、香港商报等13家市外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其中:中央级媒体采用1条、省级采用11条、市级采用43条,对宣传临翔、推广临翔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8月11日“火把节”临翔主题日当天安排临翔区文化馆馆办团队在主会场开展两场文艺演出,观演人数达2.3万人次,营造了隆重的节日氛围,展现了临翔区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为在全区范围营造节日氛围,于8月16日在彝族聚集较多的平村乡举行了2023年平村乡彝族火把节,推出平村乡民族特色广场舞、平村民族特色文艺汇演、撒火把仪式、电音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到平村乡参与火把节活动人员达1万余人次,旅游经济总创收达20多万元,旅游业带动经济“突增”得到体现。9月23日在马台乡萝卜山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丰富临翔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9月28日至10月6在佤山凤城开展青歌赛,报名155人,确认符合参赛条件的123人,经海选,100人进入初赛,最终产生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3名、十佳歌手4名、最佳人气王1名。10月1日在邦东乡邦东村昔归组开展昔归团茶、磨锅茶、百抖茶制作技艺比赛并进行现场品鉴、讲解、点评.据不完全统计,中秋国庆期间参与场文化活动群众超过2.1万人次。提前谋划第十届亚微节临翔相关活动,通过“唱响临翔”青年歌手大赛选拔出水平较高的歌唱爱好者,在亚微节期间举办一台高水准的本土歌手展演活动。
四、开展志愿者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区、景区的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培养一批具有奉献精神和专业能力的文化志愿者,动员各类文化旅游机构、文艺场馆、旅游景区、社会团体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以城乡基层、民族地区及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为重点,在节假日期间广泛开展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2023年以来组织开展志愿者项目18个,服务总时长923.5小时。
临翔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