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人民政府 临翔区人民政府

政务动态
在风景如画的临翔区南美乡多依村,一颗颗曾经不起眼的山间野果——多依果,几经勤劳的拉祜群众之手,悄然蜕变成了如今增收致富的“幸福果”。多依村,顾名思义,因盛产多依果而得名。这里的拉祜族群众世代传承着种植多依树或采摘野生多依果的传统。然而,在过去,这些多依果大多只是被当作一种普通的山间野果,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近年来,多依村的村民们开始意识到这些小小果实的巨大潜力。他们纷纷扩大了多依果的种植面积,并在品种上进行了精心筛选,着重种植那些口感更佳、更受市场欢迎的果子。在这场多依果产业的发展浪潮中,胡荣华无疑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胡荣华对多依果有着深厚的感情。...
日期:2024-10-18来源:微播临翔浏览:549 次
今年以来,临翔区始终将解决群众饮水难题置于民生工作的核心位置,积极响应民众呼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的维修与养护项目,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铺设坚实的“生命水源线”。在博尚镇完贤村户门自然村,面对两大供水片区虽主水池水量充足,却因入户管网老化、支管堵塞而引发的用水难题,区水务局迅速响应,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原则,与博尚镇人民政府、完贤村村委会及人大代表紧密协作,共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精准调配资源,区水务局为该村量身订制了维修养护计划,提供了长达10300米的优质管材及212套龙头水表,总投资达7.34万元,有效解决了群...
日期:2024-10-15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92 次
近期,章驮乡邦福村的魔芋迎来采挖季,在魔芋种植基地,随处可见村民采挖魔芋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昔日的“土疙瘩”变成了如今的“金疙瘩”。邦福村位于海拔1650米的山区地带,年平均气温稳定在22℃,这种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加之肥沃的土壤,为魔芋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2017年,邦福村村民罗老贵在外出考察后决定回乡发展魔芋种植。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相关技术,他的种植之路起初并不平坦。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罗老贵得到了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种植技术逐渐成熟,魔芋的产量也逐年提高,成为了村里的种植示范户。“我种魔芋已经有...
日期:2024-10-11来源:微播临翔浏览:503 次
在金秋的温柔阳光下,蚂蚁堆乡邦海村夹山村民小组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见证着一个贫困村落向幸福家园的华丽转身。曾经,这里是居住条件简陋、交通闭塞、有地质灾害隐患的贫困角落;如今,它已蜕变成为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典范。2015年,乘着国家脱贫攻坚的东风,邦海村夹山村民小组迎来了重大机遇,66户农户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踏上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征程。这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空间上的迁移,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勇敢追求。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建设,一幢幢现代风格的小洋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脚下,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宽阔...
日期:2024-10-08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60 次
近日,在临翔区邦东乡团山村青贮玉米收购点,收割机来回穿梭,玉米秸秆在齿轮的旋转中自动收割,满地的玉米秸秆经过铡草机搅碎揉搓,变成青贮饲草排出,随后将其送往肉牛养殖场。团山村肉牛养殖场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建设1200平方米圈舍、130平方米管理房,配套饲料间、铡草机等设施,目前已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营。养殖场采取“村党组织+养殖大户+村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并与当地农户签订协议收购青贮,“废弃秸秆”变身青贮饲料,不仅解决农村秸秆“去哪里”的难题,也带动了周围群众就业。团山村党组织通过产业经营带动、发展产业带动就业等方式,带动周边脱贫户和一般户加入肉牛养...
日期:2024-09-27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99 次
花生熟,硕果香,眼下正是花生收获的季节。9月24日,平村乡机关、青年人才党支部联合开展“志愿助农暖人心·粒粒花生皆是情”主题党日活动。“花生争拔赛现在开始!”一声令下,三个志愿小组在各自地块迅速进入比赛状态,一派忙碌的身影成为秋收季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颗颗饱满的花生被挖出,带着泥土的芬芳,那是秋天最朴实的味道。40名党员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拔花生、有的摘花生、有的把花生藤堆放整齐。“以竞赛形式开展助农活动,让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同时还能增强大家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机关党支...
日期:2024-09-25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57 次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3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近日,蚂蚁堆乡各校(园)开展了“9.18”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全乡中小幼410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演练活动。为了使演练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各学校召开了班主任工作布置会,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这次演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学校还对疏散路线进行了细致规划,确保在演练过程中师生们能够快速、安全地到达指定避险场所。随着警报声响起,各校师生迅速响应,按照事先制定的演练方案,有序、迅速地展开了紧急疏散行动。老师们立即引导学生弯腰低头,用双手护住头部...
日期:2024-09-22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39 次
时下,蚂蚁堆乡蚂蚁堆村庆林家庭农场的800亩晚熟芒果迎来了“甜蜜”丰收。走进芒果基地,成片的芒果树上硕果累累,一个个套袋的芒果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碌着剪果、装筐、搬运。“基地种植的晚熟芒果品种包括‘大尖黄’‘红贵妃’‘热龙’等,今年预计可采收芒果约700吨,实现产值420余万元。”庆林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庆林介绍道。蚂蚁堆村日照充足,气温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芒果生长,加之技术推广,产出的芒果具有果形大、肉质肥厚、味道清甜的特点,且较耐贮运,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浙江、新疆、内蒙古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芒果的丰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今年农场全年...
日期:2024-09-18来源:微播临翔浏览:505 次
在临翔区凤翔街道的南部,隐藏着一个因大棚蔬菜种植而焕发新生机的村庄——石房村。这个距离临沧城仅17公里的小村落,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正逐步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石房村,一个国土面积达14.7平方千米的地方,海拔1670米,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6.5℃,这样的自然条件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特殊馈赠,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十几年前,这里的村民还主要依赖传统的水稻种植为生,生活相对单一且收入有限。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当时的区农业农村局首次向石房村提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建议,大多数村民持观望态度,甚至有抵触情绪。但王家...
日期:2024-09-12来源:微播临翔浏览:569 次
在云雾缭绕的群山怀抱之中,邦东村以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片片绿色茶园。这片土地上,茶叶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的金钥匙。在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茶企、合作社等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优势,通过对茶叶管护、采摘、加工等环节制定统一标准,送检后对达标的产品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实现了“质量提升、市场稳定、有效增收”的目标,从源头上保障了茶叶的生产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初秋时节,走进邦东乡邦东村的云净庄茶叶合作社,工人们正忙于制作第一批秋茶。谈起邦东村种植茶叶的自然条件优势,合作社负责人朱宏滔滔不绝。“...
日期:2024-09-09来源:微播临翔浏览:567 次
章驮乡章驮村大丙野自然村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勤劳智慧的村民,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径。这里,“绿水青山”实实在在转化为了村民手中的“金山银山”。大丙野自然村,一个被茂密森林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环绕的小村落,近年来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华丽转身。据统计,该村101户农户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家庭通过上山采药卖药,实现了收入的显著增加,部分农户年收入甚至高达10多万元,即便是收入一般的家庭,也能轻松突破3万元大关。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杨老有的故事是众多村民勤劳致富的缩影。今年55岁的她,因颈椎病与...
日期:2024-09-02来源:微播临翔浏览:519 次
茶树树干从石头缝里长出,根系密布在龟裂的岩石表层上,因而被称为“岩茶”。临翔区邦东、马台茶区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茶树与奇石共生的景观。临翔区马台乡种茶历史悠久,直至今天,茶叶依然是马台乡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走进马台乡岩茶种植基地,茶树生长于万石之间,茶树两侧的土壤表层被大石覆盖,土夹砂砾。疏松的土壤为茶树根系生长提供了富氧环境,根系的垂直深度可超1米。岩茶树根深叶茂,可以充分吸取土壤中丰富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合成较多的氨基酸。因此,“马台岩茶”爽口甜美、滋味醇厚。近年来,马台乡通过“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依托沪滇协作项目投入300万元...
日期:2024-08-27来源:微播临翔浏览:548 次
近年来,忙畔街道将关注焦点对准“一老一小”两大群体,通过整合资源、精准服务,将暖心举措送到居民家门口、做到群众心坎上,营造了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也让夕阳更红、朝阳更美。针对老年人群体,忙畔街道以智慧服务平台为依托,采集老年人基本信息,并运用电子围栏、智能手环等技术进行安全跟踪,完善防走失系统。同时,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精准摸排独居空巢老人数量,建立关爱服务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为解决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街道精心打造了“幸福食堂”,提供多元化用餐选择,并制定了优惠的价格政策,让老年人在享受高质量餐饮服务的同时,提升晚年生活的...
日期:2024-08-24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91 次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民呼我为”工程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锦凤社区联络工作站积极组织驻站代表,广泛走访辖区经营主体和居民,收集民情民意,精准识别到“辖区茶产业贸易兴旺,群众需要提升茶产业方面的就业技能”的民生诉求,并结合临翔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的“临翔区凤翔街道锦凤社区互嵌式发展项目”,组织开展实事项目——“少数民族茶艺师培训班”。此次培训由临沧锦凤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承办。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茶叶基础知识、茶具的使用方法、茶艺表演技巧以及茶文化内涵等方面。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可通过考试获得五级茶艺师国家技能等级...
日期:2024-08-18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66 次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在临翔,经过多年的人居环境整治,各个乡村都呈现出一派娴静舒适的景象。然而,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来之不易,如何维持农村“长治久美”?平村乡永平村银盘新村通过成立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探索了一条农村物业化服务新路径。“银盘新村地处平村乡永平村委会所在地,距平村乡政府驻地4.8公里,是一个集糯扎渡电站库区移民、‘10.7’地震恢复重建搬迁群众为一体的集中安置点,由平村、永平、那玉、换良4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部分农户组成,共有267户1067人。”平村乡宣传委员吴永芳介绍,面对人员复杂、难以统一的情况,银盘新村党总支勇挑重担,创新思路,成立...
日期:2024-08-13来源:微播临翔浏览:478 次
5 6 7 8 9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