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尚镇:用党员实训“小基地”担起乡村振兴“大使命”
来源:临韵博尚
作者:李文成 时间:2022-12-19 点击率:
为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博尚镇积极探索建设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用党员实训“小基地”担当乡村振兴“大使命”。
聚焦主题“选”基地。围绕加强基层党建,提升农村党员党性修养、能力素质、业务技能和联系服务群众水平,着重培养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助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各类特色产业基地等载体,打造农村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目前,重点打造4个主题鲜明、亮点突出的实训基地,其中,博尚镇烈士陵园为党性教育实训基地,博尚镇小道河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碗窑村碗窑自然村、幕布村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规范标准“建”基地。按照“六有”标准,充分整合村级活动场所、特色产业基地等资源,通过“党员实训培训室+产业基地品牌”的模式,在各个实训基地建立集中培训场地和实训现场点。建立党员教育师资库,由镇党委党校推荐资历深、水平高、业务精的2名“专家”和9名镇党委委员组成固定授课团队,依托“派一人、包一村、抓一业”“3+N”专家人才帮扶基层助推发展行动,聘请文旅、农业、林草、自然资源等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同时,组建镇党委党校青年红色宣讲团,打造一支站在一线、带头示范的“乡土人才”讲师团队。创新方式“管”基地。突出“红色”基调,采取“理论课堂+现场教学”的模式,将4个独立的实训基地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成博尚烈士陵园—博尚战斗陈列馆—镇史馆—镇规划馆—青年之家—镇党校(重温红色家书)—幕布书院(阅看红色作品)—乡村振兴示范点(幕布、碗窑)—小道河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教学路线。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实地培训登记管理制度、党员教育培训定期分析制度。注重实效“用”基地。“量体裁衣”科学制定培训计划,运用“课堂+基地”的实训模式,开展“菜单式”教学,让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立足农村党员的特点,把技能培训同农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培训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产业发展一线。目前,博尚烈士陵园为省市区1200多家单位4.2万余人提供现场教学服务保障,依托林下三七基地、碗窑村、幕布村实训基地,举办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基层治理等各类培训32场168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