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尚镇乡村教师——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追光者”
来源:临韵博尚
作者:陈 青 时间:2022-08-01 点击率:
深夜,一盏台灯下,摞满作业本和各种教案的书桌上,乡村教师乍茹玉正认真批改着学生们的作业,旁边已批好的作业已经摞了一尺多高。
每天从早上六点起床叫醒住校的孩子们,授课的同时还兼顾做好学生们的“勤务员”,照顾好每位学生的饮食起居和安全卫生,深夜伏案批完作业,还要为第二天做好备课,而这是她在博尚那招中心完小每天的日常。

研究生毕业后,乍茹玉选择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从山东老家来到了博尚镇那招学区邦公小学任教。“刚来学校报到时, 我坐了将近2个小时的山路才到学校,虽然在云南待了3年,但要到大山深处去,让我心里还是有些打怯的。慢慢地和这里的孩子们接触越来越多,发现他们很想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总喜欢追着我问一些不懂的或没见过的事情,我就通过手机查找图片、视频给他们看。有时候孩子们还会给我写各种暖心的小纸条,送我爱心折纸,刚来时的担忧被他们慢慢化解,看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更坚定了留下来要多教他们一些知识的决心。”一说起自己的学生,乍茹玉难掩心中的温暖和幸福。▲学生们做的爱心折纸和小纸条
博尚镇有429名乡村教师,是全镇教育基础的脊梁,尤其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博尚镇也迎来了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的好”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不仅落实补助政策,提高了乡村教师待遇,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乡村教育环境。

2018年,博尚镇开始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镇23所学校覆盖了”千兆进校园、百兆到课堂“的全光缆校园网络。在班班通网络的基础上,那招中心完小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黑板等设备,多媒体教学真正开始走进课堂。
“通过网络,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课本以外的内容。语文课上《七律·长征》的讲述,就借助了在线全景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等红军长征的红色历史故事。对于他们而言,这样的学习更直观生动,效率也很高。”乍茹玉说,从无到有的改善,让她的坚持找到了希望,她还想让更多的孩子借助网络科技的力量,走出大山,迎接属于他们自己的那道梦想之光。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我们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人生路上的一盏灯,指引着人生路的方向。在大山深处的乡村,正是由于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追光者”,使得这片土地上更加充满希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