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催人奋进,新征程激荡人心。肩负着全乡人民的重托和期待,2023年1月12日上午,平村彝族傣族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庄严的国歌中隆重开幕。来自全乡各条战线的40名人大代表依法履行神圣职责,为全乡实现今年和“十四五”奋斗目标共商发展大计。
会议应出席代表54名,实际出席40名,符合法定人数。
会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普宏超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孔昭贤代表乡人大主席团向大会作人大主席团工作报告。
报告强调,2022年是极具考验、极其艰辛、极不平凡的一年。平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战疫情、稳经济、抓项目、兴产业、建示范、拓通道、创绿美、保民生,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社会民生事业有了新进步。
会中,全体人大代表、列席人员亲临青贮饲料加工厂,深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和农特产品加工扶贫车间规划建设及朝天椒收购情况。代表结合往年种植经验,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对话交流新的种植、收购方式方法和奖补政策,重振种植信心,全面做好人民群众的“信使”,将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边到底。乡党委书记吴红远指出:一是乡村振兴,产业先导。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村民通过流转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农户植入产业链条中,不断拓宽农业产业增收的路径和方式,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确保农户有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切实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二是主动求变,换个“活法”。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新模式,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订单回收,让农户种得出、不愁卖,打破农户产业发展“单打独斗”僵局,实现合作共赢。三是担当作为,率先垂范。各位代表要寻思路、想办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逐步转变产业发展现状,带动全乡产业提档升级。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面做好2023年的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及区各项决策部署,着力实施“3815”战略,深入实施“六大培训工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红色+生态”的发展思路,接续开拓“一核两带三片”发展空间格局。乡党委书记吴红远在会上提出要以三个坚持主动服务融入市区发展格局:一是坚持一切发展为农民增收,持续落实好两个“三年行动”,对标对表做好增收行动,抓产业促增收,做实联农带农机制;二是坚持基层治理一网兜,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重构网格、健全制度、规范流程等举措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把民生的大小事兜起来、兜到底;三是坚持绿美建设与人居环境结合,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营造氛围,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示范引导、组织参观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清洁行动,让村庄更加整齐清洁。
闭幕会上,乡党委书记吴红远寄语全乡人大代表:一是要带头表率,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对标先进、全面提升,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有新作为,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内在潜力变成发展实力,力争创出新品牌、打造新名片。二是要走在前头,充分利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宣传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把会议精神尽快转化为全乡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勇于担当、跨越赶超”的实际行动,当好先行者和实践者。三是以开拓进取的闯劲、攻坚克难的韧劲、少说多做的干劲,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努力将平村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红色旅游发展、绿色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