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镇信息专栏  >  平村乡  >  工作动态  >  正文


老区新貌丨红色土地 绿色崛起


来源: 时间:2022年09月17日 10:25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平村


一方洒满烈士鲜血的热土
一处英雄之乡


  “秧陶西嫁‘胭脂地’,一颗红豆话相思。缅宁‘红色小井冈’,一颗红心跟党走”。临翔区平村乡,是平村各族人民创建的一块农村革命游击根据地,是云南早先建立人民政权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缅宁“红色小井冈”,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回望百年奋斗路,红色血脉一直在平村大地赓续传承,一代代平村儿女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接续奋斗,发展步伐越来越快速,幸福生活越来越美好。


记者行走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领略到老区不老、风华正茂,红色土地、绿色崛起。


特色产业欣欣向荣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在那玉村的集体养殖场,记者见到正在给30多头能繁母牛投放饲料的永平村村民李子清。今年47岁的李子清,通过参加区里举办的肉牛羊养殖培训班后,回到村里承包了那玉村的集体养殖场,改造圈舍,买进30多头能繁母牛,开始了养殖创业之路。

为鼓励村民发展肉牛产业,平村乡积极融入全市肉牛产业“百千万”工程产业链,协调当地信用社为养殖户提供养殖贷款。李子清向农村信用社申请到了240万元的养殖贷款,力争3年后养殖规模达到300头。记者了解到,在平村乡发展肉牛养殖,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甘蔗梢头比较多,玉米秆也多,饲养成本比较低。李子清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40亩青储玉米、40亩甘蔗、20亩皇竹草,全部用来饲养肉牛。“发展肉牛产业我比较有信心,我相信这个产业一定能够做得大、做得强。”李子清对发展肉牛产业信心十足。


像李子清一样,平村乡为67户肉牛养殖户发放产业贷款1922万元,以发展“十头户”为基础,培育扶持“百头场”,打造“千头村”,进而实现“万头乡”的目标。


建设万头肉牛养殖示范乡只是平村乡发展特色经济的一项举措。记者了解到,平村乡在发展特色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围绕“一核二带三片”发展空间格局,制定了坚持一条主线、树立两个标杆、建设三个示范乡、畅通四张交通网的“1234”发展战略,结合平村乡特有的老区资源、热区资源、少数民族资源优势,在红色旅游体验路线中不断融入新业态,增加人民收入,让平村这个革命老区绽放新时代的新光芒。2021年,全乡农村人均收入达到13992元,同比增幅为12%。

  产业振兴有了支撑,美好家园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在262户统一安置的银盘新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等富民方式,打造“红菌小院”“醉美小院”“彝族小院”“傣族小院”。如今的银盘新村已逐渐从分散变为聚合,逐步转变为组织完善、功能齐全、管理有序、服务优良、文明和谐的美丽村庄。


产业强则乡村强。平村已发展成为一处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乡。“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平村将乘势而上,重点打造沿河沿江果蔬、热带水果经济带和红色爱国教育研学体验带,延伸绿色产业价值链,推动新一轮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平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普红超说。


红色文化铸魂润心  

 


“1999年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乡。追溯平村的历史,得从1949年8月说起。1949年8月,国民党滇西指挥部向缅宁发起第二次更大规模的进攻……”


在新建成的平村乡史馆内,解说员邱泽凤正在给大家讲述平村的由来,以及平村红色革命史、平村发展变化。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这段红色历史。

  平村乡史馆总展览面积510平方米,分别从革命斗争、艰辛探索、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十四五规划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布展。

  在平村,红色文化广场、平村史馆闪烁着初心使命的时代光芒。这里,已成为“新时代的红色地标”。

为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平村乡将红色革命老区精神贯穿于乡村振兴始终,依托红色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党建引领+”“红色旅游+”战略,着力构建“罗胡烈士陵园—平村游击区人民政府遗址—红色驿站—平村史馆”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打造 “一站(红色驿站)一馆(乡史馆)一园(烈士陵园)一址(游击区人民政府旧址)”文旅融合发展的“红色体验版”,同时开发那玉东岗古村落、白石岩和平村大村、小寨、湾塘及永平银盘新村观光游、体验游,促进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把平村打造成红色文化旅游示范乡。

  记者了解到,为大力弘扬革命传统、擦亮红色名片,平村乡充分运用好革命时期和新时代两种红色资源,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实施红色旅游工程建设,今年,对平村游击区人民政府旧址纪念碑、古井、古树等做了整修,新建了“初心讲堂”,展示平村革命斗争时期主要领导人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教育新一代人要养成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初心讲堂”,担任讲解员的小学生曹雅婷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很荣幸能到这里讲解平村的历史。如果没有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平村乡充分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故居景区和绿色旅游产业园,发展农家民宿,建设连片景点,开发游乐项目,包装特色产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形成集党性教育、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旅行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研学旅行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绿色、红色、“古色”相映成画、浸润心灵,红色平村成了游客心中最美的诗和远方。

  打开“山门”的平村,正进一步打开“心门”。人民生活更殷实、特色产业更兴旺、红色文化更繁荣、绿色生态更优美的新画卷,正在平村这片红土地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