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临翔区平村乡那玉村东岗古村,天高云淡,古韵悠长。
小桥流水,鸡鸣犬吠。沿着石板路往前走,你可以看到忙于农事的村民与缓步观景拍照的零星游客时常在村头邂逅,一幕幕常在诗画中出现的景象跃然眼前。
这座“世外桃源”般的百年古村,就坐落在临翔区平村乡澜沧江畔的群山之中,为丘陵地貌。近年来,藏在深山中的平村乡那玉村委会东岗自然村逐渐被外人所熟知,陆续吸引着零星游客来到村中游玩打卡。
说起东岗村,历史上也有过高光时刻,相传为明代景谷土司女儿央陶公主嫁往勐缅的陪嫁地,到了清乾隆年间为避战乱,马氏家族由普洱市景东迁入东岗村居住,后经清道光、民国至如今的发展,这个静谧的小山村目前共有农户49户,人口195人。
不少初次到访东岗村的游客,都会感叹于它的美丽与质朴。然而,这个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发展过程中曾经也有过一段灰头土脸的时光。
曾经的东岗村,房前屋后垃圾成堆,河水黑臭,让人难以驻足。村里几乎没有集体收入,年轻一代都待不住,有条件的纷纷往外搬,村里只留下了老人,多以农耕为生。
那玉村党总支书记曹伯文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村子的过往与传承,他一路见证。“村中不少老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村里的古道、古井、古溪,更为村子添了一份历史韵味。”曹伯文说。然而,进入2010年,先富起来的少数群众将古色古香的老屋拆除,新建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拔地而起,整村的风貌与周边自然环境逐渐失去协调与美感。
如何让这座百年古村美起来、富起来、活起来?2016年以来,借着东岗自然村纳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和引进烤烟产业的东风,乡村两级狠下决心,先后争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资金430余万元,清理垃圾、建设生态围栏、取水池、污水处理工程、养殖小区等环境整治项目。
“我们还请了规划设计方面的专家,为村子的未来发展好好谋划了一番。”曹伯文说。为最大限度还原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乡、村三级多次邀请相关部门、行业专家对村内极富文化气息的古溪、古道、古民居等进行保护性修缮,在留住“文脉”的基础上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
在全村齐心协力的一番大改造后,东岗村这颗曾经蒙尘的“明珠”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现在已有市内外零星游客慕名而来,花上一天时间,沿着古村缓缓探寻村中的百年时光。
“美丽乡村不能光摆花架子,更要塞满群众腰里的钱袋子,现在,我们东岗村的旅游开发主要还在培育阶段,眼下,我们首先要持续发展好烤烟产业,巩固好油菜、茶叶、甘蔗等产业,解决好群众持续增收问题。”曹伯文说。
当下,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承载着都市人“归园田居”的人文情怀,也肩负着村民们“强富美”的家园梦想。为此,东岗村对“共同富裕”的探索还在进行中,下步,村里将结合实际,把闲置的牛舍改造成可休闲的观景凉亭,依山就势建设一个人工湖,打造亲水平台,开发白石岩景区,同步建设2公里的观光栈道,让游客可到景区目睹澜沧江水天一色的山川风采,在零散土地上新植50亩甜樱桃,让到此的游客体验采摘,回味回归山林的亲子时光,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花香自有蝶飞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未来,在区、乡、村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小山村,将以一幅古村复兴带动群众共富的文化图景展现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