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村乡地处澜沧江畔,有着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近年来,平村乡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抓手,以抱团发展、企业赋能、项目带动激活集体经济潜能,充分发挥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最大效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服务功能,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
资金活用+抱团发展,集体经济共繁荣。为破解“小钱办不了大事”的难题,平村乡按照“党建引领、利益联结”的思路,积极探索联村抱团发展模式,整合乡域各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以抱团方式建成平村乡青贮饲料加工厂、平村乡农贸物流综合交易市场(一期),实现村集体经济盈利分红,增加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抱团发展模式已为永平、那玉、换良3个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万元,待平村乡农贸物流综合交易市场(二期)建设完成后,预计为乡域5个村集体经济增收共30万元,实现不同村间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富裕。
资产提质+企业赋能,集体经济涌活水。为做好“三盘三破”大调研的“后半篇文章”,平村乡将调研成果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努力盘活各村闲置资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龙头企业带动,推动村企共建,实现集体资产提质增效,助推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截至目前,平村乡共改造盘活村集体资产8处,依托沪滇项目建成农特产品加工厂1座,引进(培育)龙头企业5家,带动朝天椒、坚果、姬松茸、茶叶、肉牛养殖等农业产业持续向好发展,为附近村民提供近70个就业岗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资源挖掘+项目带动,集体经济绽光彩。光热资源,坐享阳光收入。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禀赋,平村乡立足实际,用活驻村帮扶资源,积极申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利用永平村农贸市场闲置屋顶,建成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1套,总占地面积600平米,系统装机容量147KW,并网等级380V,预计年产电30.34万度。土地资源,培育致富伞。面对劳动力流失、耕地撂荒、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等发展难题,平村乡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积极向上申请产业发展项目,引进临沧华闽菌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流转整合200余亩闲置土地,发展姬松茸、水果甘蔗、朝天椒、释迦果等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文化资源,变为文旅经济。依托平村乡红色革命老区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独特的民俗文化、非遗文化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持续推进平村乡“一园一址一站一馆”文旅融合发展的“红色体验版”建设。通过承接各企事业机关单位观摩教学活动,举办泼水节、火把节等民俗文化活动,今年来累计吸引游客1万余人次,在传承文化精神的同时带动平村红菌、红花生、红豆等农特产品消费提升,为村集体经济注入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