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平村乡忙海桥头疫情防控检查站,无来往车辆和人员时,总会看到一个场景,一个穿着安全反光服头发有些花白的中年男子总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手机屏幕看,眼睛还不时会泛出泪光,走近一看,屏幕里是个白白胖胖小婴儿的照片。
走近一看,原来是平村乡政府的罗良。看到我们走近,罗良兴高采烈的向我们介绍:“这是我二儿子,眼睛是不是很像我”。在兴奋激动之余,又有点无奈的对我们说:“出生至今我还没抱过他呢,待疫情结束,我们团圆之时我要把他抱起来举高高”,边说边笑出了声。
2020年1月30日晚20:00时,值守在检查站的罗良,正在对过往车辆逐一排查登记、对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逐一登记时。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一句“母子平安”罗良嘴角上扬露出笑容。高兴过后放下手机继续投入工作。“您好,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近期去过哪里,有没有发烧的症状,近期就不要出来外面乱串了,勤洗手,戴口罩”。凌晨3点,正在疫情防控交通检查站执勤的罗良同志对外返乡的老百姓说到。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作为一名优秀的退役老兵,罗良在面对这个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场上,于大年初三及时返乡到岗主动请战抗“疫”第一线,与队员共同坚守疫情防控检查站,逐一排查登记来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体温测量,坚决守好平村“正大门”。在检查站工作之余,罗良还心系自己的包组挂钩户,不定期深入群众家中,向其宣传疫情防控的预防措施,参与群众的消毒消杀工作,携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铸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罗良工作踏实,平常因私事请假的次数很少,在妻子怀孕期间,一天到晚都扑在工作上,都没好好陪护过一天,这次其妻子临产,他都没“吱”一声,仍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前段时间,进行年终干部职工请假次数统计的时候发现,罗良全年在职在岗,无请假情况,全乡上下也就他一个了”。乡党委书记左丽康同志说到。
56岁老来得子的罗良是平村乡人民政府社会事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办公室的一名退役老兵,至今为止已在平村的这片土地上奉献青春年华、挥洒热血三十余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敬业奉献之歌,在2017年,其被临沧市临翔区平村彝族傣族乡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工作者。
“我媳妇属于高龄产妇,平常我离家又比较远,在媳妇怀孕期间,都是我妈和我妹在帮我照顾,幸运的是,一家人都很体谅我,从未抱怨过什么,我也很感谢她们,接到宝宝诞生的消息,我很开心,也很想陪伴在他们身边。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的战场上,我是一名父亲,但我更是一名军人,临阵逃脱是逃兵,我不愿意做逃兵,我愿意做尖兵,岗位即战位,严守即为民!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没有什么能压的垮英雄的中国人民,为家是小义,为民是大义,待疫情胜利春暖花开时,我再回家团圆。”罗良对我们说。
自疫情防控以来,罗良同志“舍小家为大家”,顾不上家中老人、刚刚产子的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小宝宝,牢记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发挥退伍军人的模范作用,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做到军人退伍不褪色。
其实在平村乡像罗良这样的老兵还有很多,自疫情发生以来,平村乡广大党员、转业复退军人挺身而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的英雄本色,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指挥、巡查、治安、宣传、消毒、社会救助等行动中,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员徽章在“‘战’‘役’”情中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