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台乡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充分依托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推出“红色领航,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文化体验线路,切实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做强绿色产业,带动旅游发展,“红绿相融”绘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以“红色”为底,讲好革命故事。以马台革命烈士陵园、马台渡口、巾帼英雄“薛大妈”等红色历史为主,深入挖掘红色史料,收集整理红色故事,修复整装红色建筑,讲好红色革命故事。筹划拍摄英雄事迹纪实片《我送亲人过大江》,组建宣讲团,宣讲革命烈士杨和玉的故事;高质量规划乡史馆,围绕“艰苦卓绝、艰辛探索、日新月异、阔步前行、继往开来”五个篇章,借助声、光、影像等手段,使乡史馆化身党史“教室”,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围绕“薛大妈”的革命历史典故,整合串联乡烈士陵园、渡口、乡史馆等教育资源优势,打造一条红色文化教育线路,把红色资源由“点”串成“线”,持续烧旺“红色”炉火,推动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精神“扬”起来。
以“产业”为笔,绘就发展新篇。大力发展甜竹笋种植产业,坚定以竹绿山、以竹净水、以竹兴业、以竹富民理念,采取“三引三化”模式,通过“引智”入村、“引企”入村、“引项”入村,推进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以甜竹笋标准化基地建设和精深加工为重点,打造“马台竹笋”独特品牌,让竹乡人民共享竹产业“红利”。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制定印发马台乡《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建立奖惩机制,将生态茶园建设纳入村规民约,与辖区茶农、茶企业签订承诺书5200余份,建立违规使用农药“黑榜”;同时,整合项目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已取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完成有机茶园基地认证2900多亩。
以“体验”为媒,做大乡村旅游。借助红色文化教育与绿色旅游体验的双轮驱动模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旅游体验有机结合,并轨打造设计一条途经生态茶叶基地、烈士陵园、乡史室、甜竹笋示范基地、马台渡口等“红+绿”的文化旅游体验线路,打造红色文化、绿色观光的双重体验,使其在体验旅游的乐趣中受到红色文化的感染。同时,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利用红色教育创新为生态产业赋能,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发展相融共生、共同成长,形成整体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百姓更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