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镇信息专栏  >  蚂蚁堆乡  >  工作动态  >  正文


蚂蚁堆乡:“五引五动五破解”做活“牛文章”


来源:陈剑峰 时间:2024年07月13日 16:20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近年来,临翔区蚂蚁堆乡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动摇,以基层党建“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为具体抓手和有效路径,聚焦肉牛产业优势,在让群众愿养牛、能养牛、养好牛、卖好牛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积极探索“五引五动五破解”发展路径,不断壮大养殖基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肉牛产业稳步发展。

图片

党组织引领发展,推动肉牛养殖,破解“起步难”问题。蚂蚁堆乡党委牵头抓总,搭建服务平台,成立蚂蚁堆乡肉牛产业发展联合体,明确乡党政班子成员分村挂包,村“两委”班子成员负责包抓全域,成立肉牛养殖产业合作社14个,建立乡、村两级肉牛养殖服务队,以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方式为肉牛养殖“把脉问诊”,让群众吃上产业发展“定心丸”。同时,建立实用、管用、会用的乡土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召开蚂蚁堆乡肉牛养殖大户座谈会议2场次,引导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大户发展肉牛产业。

党组织引贷贴息,促动金融保障,破解“资金难”问题。蚂蚁堆乡党委采取“组织协调,机构配合、群众主体”方式,建立金融促动肉牛产业机制。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推广采用市区金融机构与云南省农业担保公司开发的肉牛金融产品提供贷款优惠和保险服务,通过能繁母牛保险、金融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宣传,为群众解读小额信贷贴息等优惠政策,逐步实现群众从“贷不起、不敢借”向“敢于借、主动贷”转变,实实在在破解好群众“资金难”问题。目前,共帮助协调申请肉牛养殖贷款623户。

图片

党组织引资立项,带动合作示范,破解“壮大难”问题。蚂蚁堆乡党委采取“先抓点、再扩面、点面有机同步推进”方式,选定河东片区曼毫村、河西片区糯恩村为试点,采取“贷款、选种、保险、防疫、饲草、销售”六个统一模式,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场,为全乡作出示范、干出样板。曼毫村通过村集体土地折股入家云种养殖合作社,用好金融扶持贷款28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6万元;糯恩村通过争取涉农衔接资金建设糯恩村肉牛标准化养殖场,现存栏肉牛205头,带动43户合作社社员壮大养殖,带动村集体增收8万元。

党组织引技提能,联动农牧衔接,破解“饲草难”问题蚂蚁堆乡党委倡导种养结合,发动村党组织在保护好全乡现有的草场草山草坡的基础上,采取保护与种养结合、草料与蔗稍互补“两手抓”方式,建立蔗草联动供料机制。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开展合作社宣传培训讲座2次,到现场教学指导肉牛养殖和饲草种植技术。一手抓“草”,在田边地埂等不挤占农作物的地方推广种植营养价值高、易成活的饲草,全乡共种植饲草7000亩;一手抓“蔗”,全乡新发展种蔗面积3500亩,累计种蔗面积5000亩,全乡蔗稍供给可达7000吨。探索“种蔗养牛”发展模式,逐步形成“蔗稍养畜—畜粪还田”循环经济模式。

图片

党组织引商强市,驱动市场发展,破解“购销难”问题。蚂蚁堆乡党委充分发挥紧邻214国道、云临高速的区位优势和传统蚂蚁堆乡大牲畜交易市场交易优势,建成临翔区大牲畜交易市场,直接吸纳3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就业,交易主体辐射临沧市、普洱市、大理州、保山市、昆明市、玉溪市6个州市17个县区的养殖交易大户。通过以市场化运行提供肉牛交易服务保障,降低了市场主体交易成本,促进了交易效益。各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发挥好作用,运用“微信群”互动市场信息,在“买、卖”双方第一时间形成信息对称,帮助村民成为不但会搞生产的“养牛人”,还变为会经营的牛“经纪人”,在牛产业链上多分得一杯羹,增得一份收入。

通过“五引五动五破解”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全乡肉牛存栏11700头,同比增长17.5%,全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万元,畜牧业收入占16%。蚂蚁堆乡将继续鼓励养殖户适度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标准化养殖,推动产销一体化,全面提升肉牛养殖水平,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