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完善《脱贫质量巩固提升村民小组(自然村)工作规程提醒台账》《临翔区脱贫质量巩固提升村级工作手册》,列出切合民生的15个清单进行任务分解,让村组有了明晰的“课程表”。
“今天来和大家开群众会,主要是和乡亲们聊聊家常,说一说近期党委、政府正在开展和关注的一些工作,也听听大家近期的生活情况。”4月底的一个夜晚,平村乡平村村大寨组的活动场所里,区委办挂钩干部张红梅与乡村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讲政策、聊家常、听情况。这是临翔区开展“机关党支部+村民小组党组织”结对共建抓宣讲的一个活动场景。
和平村村大寨组一样,23日、24日连续两天,全区1120个村民(社区)小组都以召开群众会的形式,或在活动场所或是围坐在小组长家,区直部门挂钩单位干部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座谈,结合各村组实际,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内容进行宣讲,并现场听取群众的想法建议。
“乡村干部和区里的工作队入户时讲,每个月开群众会讲,村里喇叭也经常播放,自己对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政策更加了解,以前觉得什么都要找村委会、找政府,现在想想,人还是要靠自己,党和政府帮助我们盖了房、修了路,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会上踊跃发言,像俸贵香一样的村民在各村都不少。
“以前墙挑梁、大砖房、土基房、油毛毡房,现在是浇灌房、小别墅,安全又舒适。我们的生活好过了,不能忘记原来的苦日子,不能忘记是谁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记帮我们的人。”
“遇到事情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大家一起商量解决,不要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纠缠不清。”
“家中每个人都要加入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不要以为平时身体好就不参保,万一哪天生病住院,后悔都来不及,大家千万不能大意。”
……
群众会上,党员干部用通俗的话和群众讲政策、说道理,或是以村里带头人为例子学典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形成脱贫光荣、光荣脱贫的良好氛围。这也是临翔区进一步将村民小组台账及村级工作手册落细落实的具体举措。
区、乡村干部每月一次深入挂钩村组织开群众会,“话脱贫颂党恩”就是《脱贫质量巩固提升村民小组(自然村)工作规程提醒台账》中的一项内容,《提醒台账》中明确:每月23日,村民小组(自然村)召开群众工作会议,宣讲“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自强、诚信、感恩”,开展“农村大讲堂”“三讲三评”“自强自立培训班”等教育实践活动,收集整理群众诉求等。为使群众会宣讲内容有效果,区里还专门梳理了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及脱贫成效,梳理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增加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方面的知识宣传。
制定完善了《脱贫质量巩固提升村民小组(自然村)工作规程提醒台账》《临翔区脱贫质量巩固提升村级工作手册》,列出切合民生的15个清单,明确村级工作规程提醒台账和村民小组(自然村)工作规程提醒台账,按“周、月、季度、半年、年”进行任务分解,让村组有了明晰工作的“课程表”。
最先启用“清单式台账”的蚂蚁堆乡一水村支书杨金兰说:“开始,村民还是有部分不理解不配合,开会需要催,不准时参会等等问题,现在大家都慢慢习惯了。群众会上学政策,还把想反映的问题在会上提出来,群众各顾各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大家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发展产业的精气神越来越足。”杨金兰介绍,3年前,村里环境脏乱差,群众懒惰散漫,产业发展不起来,让人非常头痛。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起管理台账后,各项工作严格按清单式管理,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都清清楚楚,也方便提前安排谋划,效率也更高了。几年下来,一水村的面貌得到根本改观,不但顺利脱贫,各项工作还走在了前列。
挂包凤翔街道竹蓬村农户的融媒体中心干部王勇介绍,一开始自己到挂钩户家里,总觉得政策讲解得不透彻。参加了几次村里的群众会后,大家对政策有了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和群众的交流也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