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蚂蚁堆乡坚持通过集中学、送上门、谈变化、讲故事、办活动、做实事“六步走”,立足于学、落脚于干,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等重点工作,以“获得感”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含金量”。

集中学,明方向砥砺前行。各党(总)支部开设“周二夜学”活动,集中学习党史学习教育4本指定书目,按照学习计划,逐章领会,做好批注,写实心得体会,深入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在新思想中悟初心,在学党史中添动力。集中观看《党史学习教育100讲》系列片,用心体会经热血和生命浇铸而千古不朽、熠熠生辉的斗争精神,在精彩故事中把握本质,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组织开展“学党史、见实效”党史学习集中测试,即学即测,检验学习成果,真正做到真学、真会、学以致用,进一步增加党员干部知识储备量,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截至目前,全乡已开展党史相关教材集中学习52场次,参学党员干部1097人次。

送上门,植爱国为民情怀。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和流动党员,本着党史学习教育党员“一个不能少”的原则,摸排梳理出需送教上门的在乡党员、老党员75名和流动党员60名,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14个、结对送教上门台账15个,采取上门讲党课、走访慰问、邮寄教材、网络分享学习课件等方式送教上门,充分调动群众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学党史办实事·送教上门”活动,根据基层老党员需求,组织驻村工作队入组入户讲党史、上党课97场次,乡机关党员干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24人,切实让党员干部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有效拓展了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谈变化,话建党百年风华。发挥好各村人的资源优势,发现本土乡贤人才,开列人的优势资源清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开展百岁党员、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乡贤谈变化”活动。邀请张小富、张光文等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谈发生在他们身上和身边的生动变化,展现建党百年以来乡亲们的生活如何越来越幸福、家乡如何愈变愈美丽,进一步激励年轻党员干部不断向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自内心地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讲故事,忆百年峥嵘岁月。深挖全乡域内的红色资源,以讲促学,开展“讲述红色故事,感悟初心使命”活动,重温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朴实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民族团结的故事,在全乡范围内讲好已挖掘出的新民村抗战老兵罗维珍“一生奉献、无怨无悔”的故事,深入挖掘王学章、字国云、罗元宗等革命烈士的故事,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在身边的红色故事中,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办活动,焕党史学习动能。坚持以系统性和突出常识性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支部通过开展“颂党恩·忆初心·强信念·跟党走·谋发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重温革命故事、开展警示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中小学校党组织通过党建带团建、带队建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童心向党•喜迎建党100周年”硬笔书法比赛等竞赛活动,培育学生从小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遮奈村党总支在蚂蚁堆乡各学区师生中征集爱党爱国主题绘画,精选出10幅打造傣族文化墙,把“党史学习教育”搬到了墙上。

做实事,践为民服务初心。践行初心,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制定民生实事计划28项,开列为民办事清单28条,完成乡机关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2件、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9件。有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28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曼毫村平掌组创新开展“2+5”洁净日活动,建立奖惩机制打造“示范户”,利用集体经济为全组67户每户建成一个垃圾焚烧池,真正做到垃圾源头减量,室内外环境洁净得到长效维持,村庄人居环境得到质的改善。机关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引领示范作用,号召机关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持续一周的大范围人居环境整治,带动全乡2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为辖区群众做出了表率。乡党委书记牵头在遮奈大寨自然村建立“党支部—理事会—农户”三级议事机制,推进垃圾清运收费制度,实现年清运垃圾372吨,彻底根治了遮奈大寨生活垃圾多年来无人清运“顽疾”。(字伟志 魏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