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七月,走进山水灵秀的博尚镇勐准村,青瓦白墙,一幢幢古朴典雅的木架房和精巧雅致的新楼房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白墙上绘满了傣家人生产生活的壁画,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我们勐准村是一个汉族、傣族、拉祜族聚居的村落,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勐准村的党总支书记彭开超向记者介绍道:“早在2003年,勐准村就被列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如今又被列为市、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点,我们抓住机遇,立足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业’,通过种植食用玫瑰、引进玫瑰花加工厂,推进产业转型,积极建设农家乐、打造半山酒店等推动‘农旅融合’,助推各民族群众致富增收。”
陶云高是勐准村的一名傣族村民,与妻子常年以务农为生,看准村子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今年,陶云高投入三十多万元,改造自家的房子开起了农家乐。

“我们村邻近飞机场,交通便利,玩的地方也多,现在村子里的基础设施也建设好了,旅游项目也发展起来了,来玩的人越来越多,我就想试着开一家农家乐,让来玩的人品尝到我们傣族的特色菜。”陶云高告诉记者,自家的农家乐刚开业不到一个月,每天至少有两三桌客人,菜品受到好评,收入也很可观。


在腾龙村的苹果种植基地,一排排的苹果树已经挂果,拉祜族村民罗小焕正忙着管护苹果树。“我家五亩多的地都租给了公司种苹果,每亩两千块的租金,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元,农闲的时候我们可以来这里打工,每天工资八十块,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收入也很可观。”

腾龙是勐准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有村民65户、232人,全部为拉祜族。几年前,腾龙村还是一个房屋破旧、道路泥泞、交通闭塞的贫困村,脱贫攻坚让腾龙村摆脱了贫困,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腾龙村推进拉祜风情旅游小镇建设,并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引进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分批流转土地,种植鲜花。今年一月份,腾龙又引进智能化苹果种植,带动群众获得租金、务工、农特产品销售等多份收入。


勐准村的发展是博尚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乡村振兴的缩影。博尚镇辖区内聚居着汉族、拉祜族、傣族、彝族、布朗族等14个民族,近年来,博尚镇党委、政府带领各民族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推进“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模式,立足当地自然条件、资源优势、风俗民情等实际情况,优先在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打通腾龙—大勐准—幕布—碗窑乡村旅游环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项项致富产业落地生根,一件件惠民工程全面推进,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逐步建成,一幅和谐共融、欣欣向荣的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载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切愿景,为博尚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能。(罗纬、何廷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