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春去夏来百谷生。为稳定稻谷生产,确保口粮安全,4月29日,博尚镇抢抓农时,在永泉村开展杂交稻旱种培训,带动农户发展杂交稻节水种植。

来自市、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手把手从拌种、播种,到多功能人力滚动播种器的使用,以及杂草防治、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耐心的向农户传授讲解。

此次试种的3亩样板田是永泉村张良伟家的,在油菜收割过后种植水稻是张良伟早就想做的事情,他也有种植水稻的经验。经过农技人员的演示和介绍,他觉得旱稻种植省去了传统水稻品种的育苗、移栽、大水量灌溉等环节,他信心满满的说:“播种完毕,放第一次水以后就不用再去移栽了,等禾苗长到合适高度再施肥,就等着收割了,省去了不少人工,扣掉成本算下来比烤烟还挣得多。”

头顶烈日,农户们的学习热情依然不减,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农户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上手操作,六台播种机在田里来回穿梭,随着播种机的滚动,一颗颗稻种快速均匀播撒在泥土里,利用这种播种机,每人每天可以播种2到3亩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是博尚镇首次进行杂交稻旱种试验,计划完成850亩的推广任务。此次试种的“滇禾优615”是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品种,具有耐寒性、耐瘠性和抗病性强等特点,可满足云南省内各类山区、丘陵、荒山荒坡终止条件,且亩产预计可达800斤到1000斤左右。

博尚镇党委书记王一户说:“为了推广杂交稻旱种,博尚镇不仅向农户提供免费的水稻种子和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还和农户签订协议,按要求对农户进行补助,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增强农户的种粮信心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