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茸是近年菌菇类兴起的新品种,一种能‘吃’秸秆的经济作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临翔区众恒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纪德寿发现商机,两年前开始在勐托村尝试种植,并取得成功。纪德寿说:“赤松茸亩产可达到两吨,标准菇会达到60%,小菇达到35%,平均价格在6.5元每公斤,产值两吨可达到一万二到一万三之间。”

博尚镇勐托村按照“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赤松茸大田种植,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并且菌菇产业得到上海市崇明区的大力支持,沪滇合作的菌种厂建设项目现已初具规模,项目一期共扩繁赤松茸菌种培育12000袋,项目二期得到上海沪滇项目资金支持500万元。建成后,与一期项目有机结合,从食用菌的菌种扩繁到种植加工,再到包装、储存,形成一整套产业链,提升食用菌附加值。

看到赤松茸经济效益好,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村里的部分群众便有了和纪德寿一起发展产业的想法。11月10日,一场赤松茸大田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在村民罗仕忠家的地里举行。从起垄、播种、覆土到运输菌材,20户农户都认真地和技术员学习着。村民罗仕忠说:“今年我种6亩的赤松茸,等成熟以后合作社能帮助我们把赤松茸收回售卖,让我们不担忧销路。”

产业发展起来后,不仅作为村集体经济的菌种厂和加工产能为村集体带来收入,带动村民致富,而且还能有效利用村里的秸秆,是名副其实的循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