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凤翔街道少工委同南屏小学联合开展“实践基地来报到,传统文化我来学”研学活动,来自二年级6班的红领巾小队员们走进了凤翔街道中山村竹艺馆“红领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
翠竹是怎么变成工艺品的?同学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始了一天的研学之旅。在中山竹艺馆普凤丽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了解了中山竹艺的发展历史,以及竹子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了竹凳、竹盒等手工艺品,当看到竹丝编织而成的竹编画和精美的竹丝扣陶时,同学们为竹艺师傅们的手工惊叹不已。最后在竹编非遗传承人黄老师及其他师傅的带领下,同学们拿起细细的竹条,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编出了生动的金鱼和小马。
“参加研学活动,我不仅玩的很开心,还发现了翠绿的竹子在师傅们的巧手下变成了美丽的饭盒、凳子、灯笼,真是很新奇”学生于雨桐说。“今天我们来到了中山村竹艺馆,跟着老师们用竹条亲手编织了一只小马,特别开心。”学生姜子晶悦说。
“让学生能从课堂走出来,感受我们中山竹艺并亲身参与到其中,目的就是更好的培养同学们的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自中山村竹艺馆红领巾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以来,我们已经接待了百余名学生来进行体验竹编实践活动。”中山竹艺馆负责人普凤丽介绍说。
此次研学活动,孩子们从课堂走向了实践基地,通过实地观察、听取讲解、体验劳动等方式,历练品质,学习技能,提升素质,在劳动中学到全新的知识,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少先队员爱党、爱国的朴素情感,拓展街道少先队员校外活动场所,更好构建凤翔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
街道少工委也将依托中山村、细嘎自然村两个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红领巾社会实践作用,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夯实全团带队,推动新时代少先队工作再上新台阶 。(凤翔街道熊晶晶、王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