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乡镇信息专栏  >  凤翔街道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光荣脱贫户


来源:临翔区凤翔街道 时间:2018年12月20日 13:4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熊世良,家住凤翔街道南本村委会大南本组37号,现年46岁,家中共有4口人,妻子李金彩与其在家务农,女儿熊瑶在昆明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会计,儿子在临翔区一中读高三,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烤烟种植及夫妻两在临翔区内的务工收入。 

  熊世良是个聪明人,他的聪明之处在于“勇”,在于“先”字。体现在勇字上,是敢于根据政府政策及时调整经济收入方向,做一些别人还在观望的事或者做一些是别人想到却不敢去做的事,走在了别人前面。体现在先字上,是思维不局限于种地,事事做前,顺应政策,善于把握时机。2009,在南本村还没有人种植烤烟的时候,敢为人先,多次到博尚幕布等种植烤烟成功的村上取经学习。经过多次的实地调查,他发现种植烤烟比起种植玉米、蔬菜等其他农作物的收入高很多,与妻子商量后两人决定试着种种看。刚开始时,熊世良只是试着种了2亩,现在他的烤烟种植已经达到16亩,亩产达250斤左右,这些黄灿灿的“金叶子”成为了熊世良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人均土地占有量只有1.44亩的南本村,最能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就是发展高价值农业。通过自学和政府组织开展的烤烟种植培训,结合本地实际,他总结出了符合南本村种植烤烟的经验,走上了自己的脱贫致富道路。 

  2014年,女儿熊瑶考上大学,要离开家到昆明去,熊世良的心里既为女儿高兴,又为女儿担忧,毕竟女儿从未离开过自己,可想到女儿的前途,熊世良还是送走了女儿,熊世良说,在现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什么都需要知识,再苦再累,也要让女儿读书,现在女儿已经大三了,假期回家,女儿都会帮着做做家务,上学的时候,闲暇期间也会到邻近的餐馆打工,赚点钱,为家里省点费用。看得出熊世良说这些的时候是心疼女儿的,但同时又为女儿的懂事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村里考虑到熊世良的实际情况,将熊世良纳入建档立卡户初选名单,熊世良平时为人低调,待人诚恳,受到村里人一致好评,大家也知道他家里的情况,一致通过将熊世良选为建档立卡户,让其享受政策,解决家里的实际困难。

  他为人朴实,团结他人,受到了乡亲们的青睐和信任,在村里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在闲暇时间他坚持学习充电,不断学习种植技术,搞好烤烟种植,防病防虫是关键。刚刚种烤烟时,为了尽快掌握种植技术,他经常到临村向有烤烟种植经验的农户学习,并积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的烤烟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理论培训和现场讲解。再通过自学和参考科技书籍,他逐渐掌握了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哪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有他们夫妇忙前忙后的身影,用一腔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熊世良能保持良好融洽的邻里关系,尊重邻居,能带头做好村委会要求的有关事项,并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活动。

  获得成功之后,熊世良坚定了烤烟种植的信心,并且在闲暇的时候与烤烟种植户一起交流种植的经验和技术。在这短短的几年的时间里,他就从一个烤烟种植的门外汉成了烤烟种植的行家里手。谈到今后的发展,熊世良说:“烤烟种植收益高快,可以让他家致富,真正的“脱贫摘帽”。我想继续管理好自己的烤烟地一步一步的迈向小康生活。

  熊世良夫妇自结婚以来,夫妻相敬如宾,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孝敬老人,善待双方父母。妻子李金彩在家中勤俭持家、能抢挑重担,任劳任怨。在众多的亲戚朋友关系中,他们做到以诚相待,对双方父母,都孝敬有加,如今老母亲年事已高,年老体弱,夫妻二人主动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从不推脱,让老人可以安度晚年。他始终坚信父母言谈举止,一点一滴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影响,如今还经常教育子女做事要严谨,要有远大理想,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多年来一家人和睦共处,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呵护着浓浓的亲情。 

  熊世良同志作为一名老党员以较强的政治责任感,不做“等、靠、要”的贫困户,勤奋敬业,开拓进取,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远跟着党走。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好儿子,他能善待父母;作为一名好丈夫,他和妻子相濡以沫;作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能依靠政府的扶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脱贫致富,为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