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大战役之一。凤翔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身体力行的参加到脱贫攻坚战,尽心尽力,决胜脱贫攻坚战。所有干部职工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因户施策,精准到户。深入农户宣传政策,了解家庭情况,明白脱贫志向,制定帮扶措施。
一、帮扶措施和成效。
1、帮扶发展产业。传统产业有核桃、茶叶、烤烟、油菜、粮食、养殖等。在动员、鼓励的同时,宣讲科学知识及产业政策。凤翔街道五村背阴寨组杨家祥,因胃溃疡做大手术,缺少劳动能力。上有70多岁的母亲,两个儿子正在接受义务教育。妻子劳动,难以支撑全家生计,处于贫困状态,2015年被列入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均经济收入不到3000元,全家住着7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房。杨家祥是背阴寨组党支部书记,具有脱贫的愿望和要求。挂钩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协调水泥10吨,种母猪三头,价值9000多元。自掏腰包垫付3000元,无偿买给蹲坑和花盆鞋架等物资,帮扶建房和发展养殖业。还帮助落实了政府建房补助和贴息贷款。通过扶持,他家建盖了180平方的钢筋混凝土安全房。通过发展烤烟、野生菌、做零工、养殖等,到2017年,长子也初中毕业,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增加到8000多元,摆脱了贫困。
2、帮扶改善居住环境。凤翔街道五村小五村组刘应忠,年过70岁,夫妇俩住在窝棚里,不能遮风避雨。贫困原因是妻子为治疗白内障,去山东女儿家住,急需医疗费,一次性流转了承包田地、宅基地和林地。治疗回来后,无生活来源,自己在亲戚家承包地里搭建了窝棚居住,在周围种玉米及养鸡。村委会安排了低保、落实了农业直补资金维持生计,被列入政府兜底户。挂钩干部与村干部协调落实建房地块、通电等事宜。同时向社会求助平整了地基,救助钱和家具、被褥、食物、花卉等物资近万元。挂钩干部自掏腰包给修院子水地坪、生活用具等3000多元。2017年止,夫妇俩住上了50平方米的轻钢房,人均收入近5000元。还有小五村组陈福昌户,拉祜族。2015年脱贫的建档立卡户,但因长子患癌症,医治无效死亡,支付了一笔医药费,无力建盖新房,仍然住着70平方的土木房。脏乱差严重,为改善居住环境,政府帮扶旧房改造,换上了树脂瓦顶,粉刷了墙壁,安装楼层遮风板。挂钩干部帮扶了5吨水泥、一个蹲坑、50盆花、米、肉、鞋架等近5000元。修缮了院子堡坎,水泥地坪,建盖了50平方的轻钢厨房,修建了卫生厕所,安上了太阳能。他家靠割松脂等,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
3、帮助特困户解难题。小五村组刘如从户,曾去山东等地打工,结识了一位河北姑娘,打算在姑娘家上门。一次性流转了所有承包土地,生育三男一女。其中在河北寄养了一男。后来携全家回五村,在亲戚家承包地搭窝棚居住,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党和政府购买了土地,给他家建了70平方米的轻钢住房和厨房、卫生厕所。可是被褥破烂、家具全无。虽然没有安排挂钩干部,但被派遣到五村的驻村包组干部向社会协调救助,给了沙发、衣柜、橱柜、床、凳子等。终于过上了安居的生活。他自己说:共产党好,感谢帮扶的所有干部。
二、经验和体会
脱贫攻坚党是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上下统筹,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凤翔街道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脱贫攻坚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会,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就心明眼亮,求实鼓劲,解决难题。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汇集众志,有一份力就发挥一份力,砥砺前行,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向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