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临沧的雨水更加密集,王凤斌和妻子李忠焕披着雨衣冒雨在地里栽种火镰菜。如果不是旁人介绍,我怎么都不敢相信在地里忙活的王凤斌右腿安着假肢。
2012年3月,临翔区凤翔街道中山村李白水组村民王凤斌在使用耙田机时,由于对机械性能不熟悉致使右大腿严重受伤住进了医院。经过治疗,命保住了,但因为伤势严重最后只能截肢。出院回家的王凤斌十分悲观,于是提出离婚。妻子泪眼婆娑但态度坚决地对他说,当年结婚时你有脚有手,你现在右脚没有了,但我咋都不会离开你……
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王凤斌的伤口日渐愈合。从身体的角度出发,多年在外打工的王凤斌决定回家发展种植业。
夫妻俩把家旁边的地全部种上香葱和豆子,离家远的地块全部种上玉米。种玉米的路途中经常上坡下坎,遇上坡陡的地方,好强的王凤斌扔掉拐杖手脚并用爬着去,尽管双手经常被野草划得伤痕累累,但他依然坚持和妻子一起劳作。妻子负责打理菜地,王凤斌负责摘菜捡菜,儿子负责卖菜,一年下来种植蔬菜的收入也有万把块。
第二年,临翔区民政局了解到王凤斌的情况后,积极为其联系安装假肢的相关事宜。安上假肢的王凤斌行动方便了许多,他添置了一辆三轮摩托,把离家2、3公里远的一块地充分利用起来,在离水近的地里种蔬菜,坡地上则种玉米。
脑筋灵活的王凤斌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还增加了姜、大蒜、芫荽、火镰菜、黄瓜、西红柿、茄子、洋瓜尖等品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野菜的需求量增大,王凤斌瞄准了具有清凉功能的小苦菜。经过试验,他成功种出了小苦菜,改变了小苦菜过去受季节限制的状况。
打理好蔬菜的同时,王凤斌和妻子还喂养着10头肉牛和近百只土鸡。王凤斌告诉记者,玉米、菜叶等饲料都不用出钱买,养牛的收入较为可观,一年可达3万多元,和种菜的收入差不多,鸡和鸡蛋则仅仅自己家食用。
白天种菜收菜养牛,晚饭后睡个囫囵觉王凤斌就起床,通常凌晨1点多钟他就驾驶着三轮车到临翔区中心农贸市场卖菜。由于菜新鲜、价格公道,不仅王凤斌被中心农贸市场卖菜的商贩们熟知,而且还有不少餐馆和他订购蔬菜。
在王凤斌的影响带动下,李白水组及附近村种菜、养殖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乡亲们遇上技术上的难题,王凤斌总是热心帮忙。村里有什么红白喜事,人们常常请王凤斌当老总,尽管假肢常常把腿磨破了,但他还是乐此不疲。王凤斌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只要能吃苦日子就会越来越好过。能够自食其力和帮助别人,我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