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关于临沧市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自检自查报告
市林业和草原局:
根据《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临沧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开展市级验收的函》要求,现将临翔区关于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短板凸显,林业有害生物的威胁不断加剧。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压力和难度日益增大。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到位,存在私人放养牲畜现象问题整改的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来源
临沧市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清单自然生态保护方面指出: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短板凸显,林业有害生物的威胁不断加剧。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压力和难度日益增大。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到位,存在私人放养牲畜现象。
二、临翔区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临翔区林草资源丰富,临翔区林业用地面积264.14万亩(其中:乔木林地面积234.25万亩,竹林1.68万亩、灌木林地13.92万亩、其它林地14.29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68.85%,国有林面积68.62万亩,森林覆盖率63.62 %,森林蓄积量1703.17万立方米。划定生态公益林94.15万亩(其中:国家级51.44万亩、省级42.71万亩),停伐保护天然林93.05万亩。有草地3.26万亩,湿地0.18万亩。
建有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土地总面积24765.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376.9公顷,非林地面积1388.1公顷。森林面积 22329.4公顷,森林覆盖率 90.17%,林木绿化率 91.37%。活立木总蓄积3056100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的 20.23%。五老山国有林场总面积41094.4公顷,林地面积37204.3公顷,森林面积35210.1公顷,占林场林地面积的94.64%;森林蓄积3548280立方米。马鹿坑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16318.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 15608公顷,占95.65%,非林地面积710.0公顷,占4.35%,森林面积14827.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2019030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92.01%,林木绿化率 93.25%,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的 13.36%。建成森林防火瞭望塔4座、管护站点22处、防火公路183公里、各类防火隔离带350公里。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一是为保障各项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和完成,年初分别制定了《临翔区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植物检疫执法行动实施方案》,《松毛虫、松叶蜂、华山松木蠹象、松材线虫病、核桃病虫害、红火蚁、草原病虫草鼠》监测调查防治预案 。二是为更好的开展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工作,重点抓好监测调查点13个,其中:松毛虫防治试范点2个,核桃病虫害防治试范点3个,草原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红火蚁监测点8个。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是积极参与送科技下乡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普及森防知识。利用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宣传《植物检疫条例》、《病虫害防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结合科技下乡和护林防火宣传开展《红火蚁》、《松材线虫病》监测防治,全年共参与科技宣传培训12次,投入资金2万,出动车辆12次,宣传人次40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四是为严防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出和传入,认真开展森林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对123.4万亩松林监测调查,12个木材加工经营单位、14个林木种苗花卉生产经营单位、6个园林绿化单位、6个使用松科植物包装物个人和单位进行清查登记查清来源, 建立了详细的登记档案和检疫登记,为下一步检疫源头监管和产地检疫打下坚实基础。五是为有效保护生物链的和协发展,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松毛虫防治主要采用人工采茧和黑光灯诱杀成虫,华山松木蠹象主要采用间伐、修枝打杈,核桃病害主要采用冬季涂白,金龟子主要采取黑光灯诱杀,木蠹蛾、云斑天牛主要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和黑光灯诱杀,全年共完全成无公害防治面积7.425万亩,防治率达到100%。
(二)加强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宣传。通过深入各乡(镇、街道)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法”“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防范野生动物伤害手册”“临沧市临翔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政策告知书”等,向公众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各林场出动宣传车次200余次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同时进一步畅通违法线索举报渠道,鼓励举报非法交易、乱捕滥食野生动植物线索,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配合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氛围。
(三)加快自然保护区机构建设。2015年12月经云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2016年8月临沧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设立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2018年3月,根据市林业局的统一部署,设立了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临翔管护分局,隶属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科级分支机构,内设综合办公室、资源保护股、社区管理股3个股所级机构;下设忙畔、邦东、博尚、南美4个股所级管护站;共有编制22人;现有在编人员21人,聘请保护区管护护林员105人。
(四)强化宣传。广泛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禁止放牧宣传活动。埋设保护区界桩120棵、制作安装界碑6块、制作安装宣传碑1块,制作安装宣传牌76块;签订自然保护区禁止放牧告知书1862份。
(五)加大管护及整治力度。加大自然保护区巡护管护及整治力度,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养殖点进行排查、整治,共拆除保护区内养殖圈舍及临时居住房172户。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效益和重要作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知识和先进典型,增强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促进全民共同参与保护自然资源。
(二)严查涉及自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情况和资源保护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强化保护区巡查、监管,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长期监管,发现新的问题及时进行查处和取缔。
(三)加强检疫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防控能力。加强区、乡(镇、街道)测报网点体系的建设,及时发布病虫情预测预报,科学指导防治工作。严格检疫执法,遏制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的扩散蔓延,加强辖区内所有苗木、花卉繁育基地、涉木加工企业、涉木经营单位的检疫监管。认真做好有害生物的监测普查工作特别是对松材线虫病、薇甘菊、红火蚁的监测普查工作,严防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蔓延,确保我区林草生态安全。
2023年9月14日
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的问题整改自检自查报告
市林业和草原局:
根据《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临沧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开展市级验收的函》要求,现将临翔区关于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整改的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来源
督察报告指出: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一些地方过度开发利用、局部地区天然林面积减少、林下种植等因素,野生动植物原生境退化、种群孤立、数量下降等情况不同程度存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任务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受威胁高等植物种类约 2600 余种。其中,滇东南和滇西北地区仍然存在传统采集利用野生药用植物、兰科植物情况,三七、杜仲等野外种群消失,石斛、野生稻等分布点急剧减少。绿孔雀等珍稀动物栖息地破碎化问题突出,种群恢复缓慢。
二、临翔区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临翔区林草资源丰富,临翔区林业用地面积264.14万亩(其中:乔木林地面积234.25万亩,竹林1.68万亩、灌木林地13.92万亩、其它林地14.29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68.85%,国有林面积68.62万亩,森林覆盖率63.62 %,森林蓄积量1703.17万立方米。划定生态公益林94.15万亩(其中:国家级51.44万亩、省级42.71万亩),停伐保护天然林93.05万亩。有草地3.26万亩,湿地0.18万亩。
建有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土地总面积24765.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376.9公顷,非林地面积1388.1公顷。森林面积 22329.4公顷,森林覆盖率 90.17%,林木绿化率 91.37%。活立木总蓄积3056100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的 20.23%。五老山国有林场总面积41094.4公顷,林地面积37204.3公顷,森林面积35210.1公顷,占林场林地面积的94.64%;森林蓄积3548280立方米。马鹿坑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16318.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 15608公顷,占95.65%,非林地面积710.0公顷,占4.35%,森林面积14827.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2019030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92.01%,林木绿化率 93.25%,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的 13.36%。建成森林防火瞭望塔4座、管护站点22处、防火公路183公里、各类防火隔离带350公里。
临翔区是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之一。据统计,临翔区分布高等植物3700余种,主要优势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桦木、云南木荷、栏木、铁杉、栎类、柏木等;境内野生动物种类较多,共有鸟类312种、兽类97种。现辖区内建有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临翔片区)、面积36.92万亩;1个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5.41万亩;1个省级森林公园(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面积5.32万亩。二是建立特种保护名录,加强野生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有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有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1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40种、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种。
三、工作开展情况
1、开展临翔区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对其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合理建议,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进一步开展保护工作。
2、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2021年底前初步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形成“天上看,地下核,及时督,即时查”工作体系;严格执行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从严控制项目征占用天然林、调整保护级别等行为;根据《云南省林下种植林地利用规范》,明确林下种植的原则和范围,强化监测管理。
3、加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拯救保护。2021年底前,建立健全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联合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采集、交易、利用野生三七、石斛等野生药用植物、兰科植物行为;根据省级提出受威胁的具体物种种类及其生存区域,采取就地、近地保护措施,确保受威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区农业农村部门加强野生杜仲、野生三七、野生稻的种质资源保存,适当条件下进行野外回归,促进野外种群恢复。
4、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人们保护生物多样的观念;二是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持续推进森林防火基层基础防控体系建设、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林政资源管控能力建设、重点水源林拯救保护、森林病虫害能力处置能力等工程,有效保护现有森林物种资源;三是加强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保护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监测工作,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四是建立健全以重点保护野生生物物种为主的资源档案、数据库和保护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扎实做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作;五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开放培育有经济价值的特种,来改善保护区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保护区周边居民基本利益需求,同时促进保护区管理事业良性发展。
2023年9月14日
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关于临沧市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自检自查报告
市林业和草原局:
根据《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对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及临沧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开展市级验收的函》要求,现将临翔区关于临沧市生态环境保护违法违规破坏林地现象依然存在问题整改的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来源
临沧市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清单自然生态保护方面指出:违法违规破坏林地现象依然存在。群众对森林保护意识淡薄,毁林种植、毁林开垦等问题屡禁不止。现有行政执法力量不能满足现实工作需要,基层林政管理难,任务重,在保护林地、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处理违法案件上存在立案难度加大,办案力度不大,办结成效不高。
二、临翔区森林资源基本情况
临翔区林草资源丰富,临翔区林业用地面积264.14万亩(其中:乔木林地面积234.25万亩,竹林1.68万亩、灌木林地13.92万亩、其它林地14.29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68.85%,国有林面积68.62万亩,森林覆盖率63.62 %,森林蓄积量1703.17万立方米。划定生态公益林94.15万亩(其中:国家级51.44万亩、省级42.71万亩),停伐保护天然林93.05万亩。有草地3.26万亩,湿地0.18万亩。
建有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土地总面积24765.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376.9公顷,非林地面积1388.1公顷。森林面积 22329.4公顷,森林覆盖率 90.17%,林木绿化率 91.37%。活立木总蓄积3056100立方米,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的 20.23%。五老山国有林场总面积41094.4公顷,林地面积37204.3公顷,森林面积35210.1公顷,占林场林地面积的94.64%;森林蓄积3548280立方米。马鹿坑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16318.0公顷。其中:林地面积 15608公顷,占95.65%,非林地面积710.0公顷,占4.35%,森林面积14827.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 2019030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92.01%,林木绿化率 93.25%,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的 13.36%。建成森林防火瞭望塔4座、管护站点22处、防火公路183公里、各类防火隔离带350公里。
三、工作开展情况
在市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市公安局临翔分局的指导下,区林业和草原局规范林业行政执法程序,严格公正执法,2021年以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共查办林业行政案件438起,894.81万元。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加强队伍建设,改善执法条件。森林公安机构改革后,及时成立了临沧市临翔区林业和草原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保持森林资源管理和执法队伍的稳定,积极参加上级学习培训,主动开展集中自训、以会代训,认真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2021年以来为执法队员配备林业行政执法制服23套、4台笔记本电脑、4台照相机、4台执法记录仪、4台便携式打印机。
(二)强化林业法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利用标语、宣传车、展板、宣传咨询等多种形式宣传有关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依法治林的重要意义,2021年至今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份,粘贴宣传标牌100余条。
(三)多方形成合力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全区共聘用护林员618名(其中生态护林员376名),聘用区级防火专业队员50名,共同形成合力加强对林区森林资源的管护。
(四)总结经验,健全机制。总结各阶段工作经验,深入梳理分析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先后制订《临沧市临翔区违法使用林地 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及树木补种细化实施标准(试行)》、临翔区林业和草原局行政执法案件评查办法、临翔区林业和草原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办法、临翔区林业和草原局行政执法公示实施办法、临翔区林业和草原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施办法、临翔区林业和草原局执法音像记录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逐步建立有效预防、监控、打击违法犯罪、保护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林业法规宣传。加强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守法意识,自觉抵制非法破坏林业资源行为。对于一些非法破坏林业资源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继续开展巡回法庭,公审公判涉林案件,真正起到警示作用,营造爱林护林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法队伍必须从人才的选拔标准、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应根据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业务素质、政治修养等状况及其变化,适时地进行优化组合,实行岗位职务责任制。尽可能地加大投入力度,改变目前执法物质装备落后的现象,以便于优质高效地完成林业行政执法任务。
(三)加强对现有618名护林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培养一支队伍稳定、纪律严明、业务能力强的护林员队伍,真正担负起源头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
(四)加大监管力度,由区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各有关部门对全区森林资源进行统一巡查、监管,组织全区护林员岗位培训,健全护林员管理制度,要求护林员对管护区域加强巡护,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上报,将违法影响控制在最小。
(五)建立健全制度,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林业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公开制度、重大案件审批、查处、备案制度、执法过错和错案追究制度。做到制度到位,责任到人。依靠制度,强化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改变目前林业行政执法等同于林业行政处罚的现象。严格做到主体合法、依据合法、行为合法、程序合法。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
2023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