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年建设,中缅国际大通道——大理至临沧铁路(以下简称大临铁路)于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云南省临沧市结束不通铁路历史。
12月30日上午,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暨列车首发现场会在临沧火车站举行。
临沧市辖1区7县,其中有3个县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290.791公里,有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中缅经贸文化交往历史悠久。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就把临沧孟定作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提出了修建滇缅铁路的构想。1938年开工建设的“滇缅铁路”,临沧各族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因抗战需要无奈炸毁。但临沧人民追逐铁路的梦想从未停止过。2015年,省委、省政府把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作为云南铁路、高速公路“五出境”国际通道之一,提出从昆明—临沧,从临沧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再经缅甸腊戍—曼德勒—皎漂,连接印度洋孟加拉湾国内、国外陆路联通的大通道建设总体思路。临沧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把“大通道”建设作为最重要、最必要、必须最先抓的大事,全力推进“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的“大通道”建设,制定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5年8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新建大理至临沧铁路,2015年12月6日开工建设,经过5年建设,大临铁路于12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
大临铁路是“一带一路”、中缅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批复工期5.5年。受地质条件影响,大临铁路施工条件极其恶劣,在建设过程中遇突泥、涌水、高温、毒气等自然灾害,施工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红豆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8种毒气同时存在,不仅是我国隧道建设中第一次出现,在全世界也数罕见。施工单位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调整工艺工法、钻研探索,最终找到问题突破口,攻克了罕见施工难题,为我国的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技术,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
大临铁路创造了“五个第一”,是云南省第一条提前半年建成通车的铁路,是云南省第一条按省政府目标时限提前18天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任务的铁路,红豆山隧道是全国第一座8种毒气同时存在的隧道,红豆山隧道是全国第一座花岗岩突发大规模涌水超过2000万方的隧道,临沧火车站站房工程是全省同等规模站房建设工期最短的项目。
大临铁路自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大理市一路向南,经大理州的巍山县、南涧县,跨越澜沧江后经云县进入临沧市,全线共有桥梁69座,隧道35座,正线桥隧总长176公里,桥隧比87%,定位为客货共线铁路,线路等级为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设计行车速度160公里每小时,营业线路全长201.8公里,新设巍山、云县、临沧等客运车站。
大临铁路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将每天安排开行昆明至临沧动车组列车1对,运行时间3小时37分,较公路运输缩短6小时左右。大理至临沧动车组列车3对,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37分,较公路运输缩短3小时左右,旅客旅行时间将大幅压缩。大理至临沧动车组列车二等座票价为101元。大临铁路采用CRH2G型“和谐号”动车组运行,动车不仅设施先进,运行平稳、舒适性好,而且拥有优于其它交通工具的个人活动空间,旅客出行体验将更加舒适温馨。据悉,铁路部门已开始发售大临铁路旅客列车车票。具体车次、时刻等资讯信息,可查询“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或铁路12306官方网站、客户端。
12月30日,大临铁路货运业务也将同步上线,临沧站货场将开办货运业务。目前,大临铁路临沧站设到发线7条,初期货运设计能力为每年近180万吨。
大临铁路通车运营,圆了临沧人民的百年梦想,让一度因交通而发展滞后的临沧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实现瓶颈到通达发达、从末梢到前沿的华丽转身。当前,临沧正全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展翅飞翔的“飞燕型”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释放“面向南亚、肩挑两洋、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云南东西国际大通道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未来,大临铁路还将发挥更大的价值:向北经广大线、成昆线至昆明、攀枝花连接长江经济带,向西南通过规划中的临沧至清水河铁路连接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经缅甸皎漂连接印度洋,向东南通过规划的临沧至普洱铁路连接玉磨铁路,是国家“一带一路”、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的国际大通道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大临铁路建成通车,为临沧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临沧市紧紧抓住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三张牌”建设等机遇,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聚焦“健康、乡村、秘境”主题,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统筹旅游产业,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突出茶文化、佤文化、生态、气候、宜居、康养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旅游城市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半山酒店”新兴旅游产品业态,形成茶马健康游、田园乡村游、佤乡秘境游三大核心产品,促进临沧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发展,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临沧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把临沧建成最美丽的地方、云南省康养旅游胜地,国际国内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临沧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全市102个乡村旅游示范和8个沿边小康旅游村建设。规划打造8大农业庄园集群、4个茶旅园区、12个田园综合体、33个农业特色庄园,建设18个旅游小镇、33个乡村博物馆、400个旅游庭院。同时,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网、厕” 八大要素,加快推进“美丽县城”“美丽公路”“美丽村庄”“美丽边境”建设,加快补齐旅游线路短板,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在大临铁路通车之际,临沧市强势推出以体验佤文化为重点的佤山风情自驾之旅,以体验临沧特有的边地民俗文化和中缅跨境异国风情为重点的边关秘境自驾之旅,以体验昔归、冰岛古茶文化为重点的冰岛昔归寻茶之旅,以体验悠久茶马古文化为重点的滇红茗茶寻根之旅,以康养、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乡村休闲康体之旅等精品旅游路线。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一举揭开了临沧乡村旅游发展大幕,让临沧真正端起“旅游碗”,吃上“风景饭”。
据悉,中央驻滇、云南省、昆明市等30多家媒体记者到会报道,中央电视台、人民网云南频道、上海崇明APP、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端”、临沧融媒APP以及新浪网、快手等媒体对现场会进行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