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临翔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来源:微播临翔 作者: 时间:2022-01-29 点击率:

  为激励先进,示范引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过严格评选,国家民委决定命名临沧市临翔区等236个地区、单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有效期5年。

  

  近年来,临翔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乐章。

  

  把组织引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坚强核心,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责任包保、经费保障、督查奖惩、宣传教育等制度,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全员参与”工作体系,以民族团结进步“十进”活动为抓手,以党校为阵地,组织辖区群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脱贫攻坚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特困群体,积极探索“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新路径,创新开展党建扶贫“双推进”,南美拉祜族乡率先实现整族脱贫,16个民族村率先脱贫,2019年全区各族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3.89%下降至零。

  

  坚持把保护和弘扬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和“魂”,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文化进校园活动,将篾编编制、古根传唱、民族服饰制作等非遗文化引进中小学课堂,在全区123所中小学开设民族团结课;大力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演出活动,选派文化辅导员深入腾龙、中山等村组开展传承民俗活动与现代时尚歌舞培训,促进基层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丰富以傣族、彝族和拉祜族为主的“泼水节”、“火把节”、“搭桥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南美拉祜族“搭桥节”“南美拉祜族生态文化保护区”被确定为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魔巴的新房》《爱在南美》等少数民族题材微电影先后在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获奖,南美拉祜族乡木掌楼建筑艺术走上世界建筑展嘉年华舞台,全区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特色乡、特色村和示范村(社区)36个,建成少数民族聚居区AAA级景区2个。

  

  科技赋能智创,综合运用“互联网+”手段,依托网络公众号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专栏,及时转载宣传民族宗教政策知识及法律法规,适时刊登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成效,不断扩大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定期转载“中国共产党与云南少数民族的100个故事”少数民族语言专题故事,通过民族语言讲述中国共产党与云南各民族人民风雨同舟、勠力同心故事,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宣讲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会”,采用罗列大事记、PPT直接演示、直接引用经典事例等方式,向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讲述“宗教事务条例”等专题内容。

  

  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有机结合,以发展促创建、以创建促发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创设民族语言服务窗口,配备懂业务、会少数民族语的工作人员负责“咨询服务”,解决群众办事交流困难问题;制作少数民族服务联络卡,完善就学、就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倡议相关贷免扶补创业贷款向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创办企业倾斜,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积极促进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区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并帮助解决落户、入学、医保关系转移等问题;设立临翔青年创业园,为各族进城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创业帮扶,成功孵化少数民族企业29个。

  接下来,临翔区将再接再厉,继续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主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滇ICP备08100245号
    • 承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020048
    • 制作及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服务热线:0883-12345
    • 滇公网安备 53090202000019号
      运行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