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翔区凤翔街道的南部,隐藏着一个因大棚蔬菜种植而焕发新生机的村庄——石房村。这个距离临沧城仅17公里的小村落,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正逐步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典范。
石房村,一个国土面积达14.7平方千米的地方,海拔1670米,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6.5℃,这样的自然条件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特殊馈赠,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十几年前,这里的村民还主要依赖传统的水稻种植为生,生活相对单一且收入有限。
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当时的区农业农村局首次向石房村提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建议,大多数村民持观望态度,甚至有抵触情绪。但王家组的杨其香却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她率先尝试种植了1.5亩大棚蔬菜,并很快迎来了丰收,收入相比种植水稻翻了三倍,这一喜讯迅速在村里传开,激发了其他村民的浓厚兴趣。
在杨其香的示范带动下,石房村第二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大棚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50亩,并再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村民们亲眼见证了这一变化,种植大棚蔬菜的热情被彻底点燃。其中,王玉达是最积极的农户,他从最初的3个大棚发展到如今的19个大棚,总面积达到7亩,一家人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致富路,年收入稳定在12万元以上,成为村里的佼佼者。
然而,石房村的大棚蔬菜种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期,由于种植面积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之销售渠道不畅,村民们曾一度面临销售难题。他们凌晨两点起床,骑着摩托车将蔬菜运往城里售卖,价格还时常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炼了村民们的意志,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发展大棚蔬菜的决心。
随着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注入,石房村的大棚蔬菜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2007年,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大棚补助政策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2010年,结合新家园行动整村推进项目,中央资金的注入更是让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石房村共有112户农户种植大棚蔬菜,总面积达460亩,种植品种涵盖青菜、白菜、西葫芦、番茄等十余个品种,产品远销临沧各大农贸市场,日均销量达8吨,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户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石房村委会副主任王星润表示,下一步,石房村将继续提升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同时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利用周边道路的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将大棚蔬菜种植与观光采摘园相结合,引入草莓、蓝莓、橘子等水果种植,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采摘体验。这一举措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大棚的经济效益,还将为石房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