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纵横 > 正文

民间“守艺人”巧制2000多年前流传民间的鲁班凳和鲁班锁


来源: 作者: 时间:2023-12-28 点击率:

   不用一颗钉子、不用胶水,仅用传统的木工工具,把一块木料拼接组合,做成开合自如的鲁班锁和鲁班凳。靠着神奇的榫卯技艺,临翔区圈内乡57岁的彭联良制作出了2000多年前流传民间的鲁班凳和鲁班锁。

  近日,记者来到圈内乡圈内村彭联良家,说起钟爱的鲁班锁和鲁班凳,彭联良打开了话匣子。“我父亲是木匠师傅,也会盖房子,从小看着、听着,慢慢地就灌了耳音、熟了眼睛,看出了一些门道,就学会了一些。”彭联良30岁时开始做木活,45岁开始钻研做鲁班锁,二十多年来,没有停下过这个手艺的“练习”。他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从事木匠活,但并没有研究制作过鲁班锁的技艺,他也没见过别的人做,只是听人讲述说“厉害的木工,无需用钉子和胶水固定,便可打造出精巧绝妙的物件。”于是他便有了探个究竟、亲手做一做的想法。
  彭联良介绍,鲁班锁和鲁班凳都由整块木料加工制成,首先要先将毛坯料加工成小方条,木料一般选择云南松、椿树等可塑性强的树木。其次要经过画线、凿眼、开小缝、开大缝、粗磨、精磨等多道工序。“别看如今我用一两天时间便可制作一个鲁班锁,可最初制作时,也花费了不少功夫、历经过多次失败。”彭联良做的最大的一个鲁班锁叫阿波罗锁,用了51根木条,制作了五六天的时间,且组装很慢,必须精确到毫米。鲁班凳的制作需用一块翻板,用3层抠出来,相当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


  经过多年的木工实操,现在,大到屋顶木框结构、门窗,小到桌椅板凳制作,彭联良都十分擅长熟练,他制作了很多模型,慕名而来参观的人很多,大家都啧啧称奇,表示以前只是听说过鲁班锁、鲁班凳,没有亲眼见过,来到彭联良家后不仅见到实物还亲眼见制作的过程,感觉到世间真是无奇不有。
  彭联良很享受制作的过程,他在农闲时长时间做、在农忙时挤时间做,每每看到自己制作出的成品,心里就满是收获感与成就感。他说:“这些年,有来人见了这些玩意儿觉得稀罕珍贵,提议挂在网上售卖,但我觉得作为商品售卖就背离了自己的制作初衷,我只是想让这个技艺不失传。”彭联良常常感叹,如今愿意静下心来做木工的人越来越少,他真担心这个流传了2000多年的技艺失传,他希望能有人热爱、喜欢,愿意来学习,他会毫无保留地传授,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



    • 主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滇ICP备08100245号
    • 承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020048
    • 制作及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服务热线:0883-12345
    • 滇公网安备 53090202000019号
      运行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