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公共场所,擦亮村(居)“面子”。各村(社区)把办公环境卫生作为“两委”“脸面”来抓,落实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和定人、定点、定期检查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或小组长具体负责村组环境卫生,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交通干线、村民房前屋后等区域进行集中清扫整治,共同行动擦亮村庄“名片”。优化功能设置,提升服务“里子”。坚持以便民高效的原则,严格落实为民服务站建设要求,在各村(社区)共建设了标准化为民服务站16个,通过不断优化服务窗口,明确岗位职责,设置合理休息区,推行“一站式”服务。同时结合实际合理打造党群活动中心、“村史室”、“农家书屋”等党群活动阵地,不断整合服务功能。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干部“底子”。把基层队伍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要求村(社区)党员干部衣冠整洁,党员统一佩戴党员徽章;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方式相结合,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脱贫攻坚政策、法律法规、电脑操作等方面的学习;通过来访接待、入户走访等方式,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严肃纪律,规范干部言行,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