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乡镇纵横 > 正文

为生态文明建设亮出“邦东做法”


来源:微播临翔 作者: 时间:2021-08-11 点击率:

  清晨的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缕缕云雾从奔腾的澜沧江升起,飘进忙麓山古茶园中,采茶人穿梭在古茶树间。昔归茶叶协会会长师尚明说:“今年的昔归春茶产量在12吨,能够实现产值6720万元,一片片绿叶子变成了群众手中的‘金叶子’,在党的带领下,我们正在大步迈向好日子!”。

  就在前几年,邦东乡古茶园无人管护、茶山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种茶毁林普遍等还是当地十分头疼的问题。短短几年,邦东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茶产业发展的以“三制齐建”新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亮出了“邦东做法”。

微信图片_20210811172544

  三联动 构建管理责任制

  围绕“做优昔归,做强品牌”的目标定位,成立昔归茶叶协会党支部,整合党员、合作社、企业、茶农等各方力量,构建“党支部+党员+茶农”产业管理责任体系。将古茶树的管护纳入村规民约,严禁在茶园范围内喷施禁用农药,严禁在茶园范围内放牧,杜绝动物践踏,确保树苗健康成长,确保茶园良性循环,并完成茶园核心区257株古树茶挂牌保护工作。通过制定《临翔区昔归有机茶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引导群众在切实保护好原有古茶园的基础上,坚持茶园、加工园和人居的科学布局,推进茶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区生态环境,改造茶区周边的低产低效产业,全力打造基础设施良好、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昔归茶品牌原料基地。

  积极开展有机茶园、良好农业规范(GAP)和雨林联盟等原料基地认证工作,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昔归团茶制作工艺,组织申报“临翔昔归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乡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联合开展对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问题的清理核查和整治,以设立举报电话标牌、公开典型案例、开展法治进基层志愿活动等方式,形成“党组织+群众”的治理模式。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建立“委员+片区”制度,将茶山划分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协会支部委员挂片管理,带领党员群众具体落实支部产业发展思路,执行政策法规和支部制定的制度,并向支部提交片区发展建议;推行“1名党员+9户茶农”联合管理机制,组织16名党员发挥茶叶产业宣传员、产业发展辅导员、茶叶销售员“三大员”作用,常态化向茶农入户宣传古茶树保护条例和古茶树、古茶园管护常识。

微信图片_20210811172551

  三统一 建立发展产销制

  针对茶农、合作社、茶企“多、散、杂”的特征,聚焦推进特色产业协同发展。技能培训统一。采取“培训会+现场会”的模式,统一对接市农校、技校、茶科所等茶叶专家,精心制定茶园管护、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技术培训课程,共开展茶叶采摘技术培训、茶园管护技术培训、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18场次、参与茶农880余人次,开展现场教学3次、参与茶农15人。茶农及合作社会员获得茶艺师初级证书36人,中级证书12人,获得品茶员证书16人。

  分类定价统一。综合区位、季节、气候等因素,发挥公证作用,将昔归茶叶鲜叶根据不同原料统一定为特级、一至五级6个采摘等级,并以等级确定茶叶品质和价格区间,实现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的统一,最大限度保障茶叶品质,按质论价,有效避免出现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充分保障茶农、合作社、企业的长远利益。

  市场推广统一。探索“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推动市场销售的订单化、规模化发展,为协会会员、茶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整体收入。以“走出去”的方式,每年定期组织理事会成员参加茶叶博览交易会,先后到北京、广州、昆明等地宣传推广20余场次,销售额达100余万元;以“引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省外、市外茶商到昔归茶核心区实地参观走访,成功引进“沛字号”“大滇号”两家茶叶企业到昔归原料产地建设厂房,开展鲜叶收购、加工制作等,为协会会员提供多元的销售渠道,塑造昔归茶“纯天然、无公害”的品牌印象。

微信图片_20210811172557

  三模式 健全质量监督制

  树牢品质是产业发展核心的理念,充分运用人的力量和技术手段,采取三种模式强化质量监督,为昔归茶叶品牌保驾护航。茶叶协会适时巡查。采取“专人巡+定期巡”的方式,聘请2名茶山管理员组成专人巡查队伍和由7名理事会成员、3名监事会成员组成的定期巡查队伍,重点对破坏茶山茶树资源、茶山生态环境行为,茶叶加工企业卫生环境,施肥打农药情况,外来茶源流入情况等进行适时巡查,并将巡查情况上报协会党支部,由协会党支部结合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处理。

  职能部门定期检查。党支部抽调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在昔归各个茶园采样,邀请质监部门帮助检测茶园的土壤和茶叶中的农残,每年1次对土壤采样检测,每个季度1次对茶叶采样检测。并建立土壤和茶叶中的农残采样检测数据库,对数据不合格的茶农、企业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实现茶园零农残。

  监控系统实时监查。通过争取绿色循环远程监控系统项目资金,在昔归古茶山安装监控摄像头68个,并接入全区可联可视系统,进行24小时无死角实时监控,运用科技手段最大限度保护茶资源。

  如今的邦东,在绿色创新、绿色增长、绿色生产力中体现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绿色现代化,“茶园基地一片翠绿,栋栋农房绿树环绕”,广大群众在参与基层治理中实现了“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同步推进,正走出了一条“以茶为媒”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主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滇ICP备08100245号
    • 承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020048
    • 制作及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服务热线:0883-12345
    • 滇公网安备 53090202000019号
      运行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