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美拉祜族几百年一直传承坚守着“一把砍刀、一族呼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成”的“一日造屋”民俗活动,工艺用最原始的榫卯、捆扎等建构技术。

在过去几百年间,南美拉祜族始终依托就地取材的原则,用“木、竹、茅草、藤篾”等原生态的建筑材料,以一把砍刀、一尺竹竿和人体的“指、掌、臂”为加工与度量工具,在“半年备材,一日建房”“七竹八木,月亏取树”“男取树,女取茅”等营造礼俗和“厄莎—摩巴—匠人”等级秩序下形成了完整、有序的营造流程:“选址—备材—择时择向择地—敬神祭祖—组织、备材、平地基—定尺寸、挖柱坑—立屋架—铺楼楞—架火塘、搭楼梯—立中柱、架屋架、铺夹层—铺屋面—安墙—挂烤棚、装舂米缸等辅助构件—搭晒台—入住仪式”。这种有组织,有制度,有理念、有匠人、建造流程和技术体系支撑的营造模式,使得木掌楼营造一日之内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