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准村位于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西北2公里处,距临沧市22公里,该村以傣族、汉族为主,是傣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傣族786人,拉祜族236人。勐准村群众将面具称为“盼”,勐准傣族面具的样式为半套头覆盖式,从材质、制作方法上看可以称为“泥塑脱胎纸壳面具”,勐准傣族面具平时都收藏于缅寺中,只有在泼水节时才会被请出来,出现在消灾驱邪、祈福纳吉的节庆仪式上。勐准傣族面具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面具制作技艺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历史过程中,受到勐准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心理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是与临沧其他傣族面具相关而又有较大区别的、自成一体的傣族面具,充分体现了临沧地方文化的多元特色。
勐准傣族面具制作的工艺流程与技法主要有:塑制胎模—敷裱胎膜—晾晒脱模—箍边—面具装饰几道流程。

傣族面具,造型多样,内涵丰富、做工精良、色彩斑斓,一直被傣族人民运用于祭祀、舞蹈、戏剧等各种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傣族面具也显示了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云南临沧傣族面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方文化特色,面具的材质主要有竹质面具和纸质面具,这些面具通常应用在傣族传统节庆仪式上。
勐准傣族面具文化作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集合体,在功能、型制、质地、结构等方面都带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面具文化宝库。

* 2015年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临翔区傣族面具舞《菩仿》,获舞蹈类金奖 。
* 2016年9月公布为临沧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