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历史约500年,主要流传于临翔区忙畔街道办事处忙令社区、青华村、凤翔街道办事处的南屏社区、后寨村、章驮乡的勐旺村以及博尚镇的大勐准村,6个村寨共有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约20人,其中,俸传诗被公布为国家级传承人,叶正文被公布为省级传承人,周维成、李宗田和叶星伟被公布为区级传承人。
象脚鼓选料讲究,要在农历八月砍伐。下料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象脚鼓分为内部镂空打磨、外部凿刻打磨、雕刻吉祥物、蒙制鼓面、彩绘装饰等工序。开工仪式和竣工仪式时都要进行祭祀活动。

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是集木工雕刻、彩绘、制革、美术等多种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体,鼓的特点是突出中小型,注重轻便型,体现地域实用型(用于临沧仅有的女子象脚鼓舞表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2009年9月,临翔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