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无障碍阅读|长者模式

临沧市“五举措”助推就地就近就业


来源:政府网站 作者: 时间:2025-04-21 点击率:

临沧市“五举措”助推就地就近就业


近年来,临沧市着力推进建机制、挖岗位、送岗位、抓培训、扶创业等方式,帮助群众实现“家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促进人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家门口安居乐业。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48万人,省外转移就业18.15万人;就近就地就业59.74万人,占转移人数的69.02%。

——建机制、强保障,细化措施打基础。一是研究制定印发了《临沧市2025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临沧市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工作方案》《临沧市服务园区企业用工工作方案》《关于做好园区企业、“四上”企业等市场主体用工招聘服务工作的通知》《临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沧市2025年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为推进全市2025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奠定了保障基础。二是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为帮扶市国投集团打造人力资源“瞪羚”企业,做大做强人力资源产业,市人社局梳理了九条专项政策,涵盖资金扶持、平台建设、校企合作等领域。2025年计划支持市国投集团打造就业“幸福里”社区、建设运营县(区)零工市场、建设重点就业群体信息库等创业载体,支持市国投集团在上海崇明区建设驻外劳务工作站,并给予一定补助,最大限度降低建站成本。

——挖岗位、扩渠道,政企联动找活干。一是联合农业农村、工信、文旅、工商联、园区等行业部门,每季度开展1次招聘岗位大采集活动,分类对行业领域内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商协会进行走访,收集企业用工招聘信息。主动与发改部门对接全市2025年度亿元投资项目和结转在建工程,并指导各县(区)走访收集辖区内的亿元投资项目和结转在建项目,收集项目用工需求。一季度,全市摸排9100多户企业用工情况,收集到市内176户企业、公司的2085个招聘岗位信息。并与市国投集团共享,帮助市国投集团完善本地企业招聘信息库及精准提供招聘服务,逐步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收集+岗位信息推送+精准跟踪服务”的闭环机制。二是探索边贸经济+跨境合作,与缅甸相关人力资源机构开展跨境劳务合作,同时为本地劳动力提供跨境就业机会,拓展就业空间。如:镇康县依托边境口岸优势,发展边民互市、跨境物流等产业,与缅甸开展跨境劳务合作,建设“国门零工市场”,提供装卸、翻译、边贸服务等岗位,吸纳就业2000余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建设“边境产业园”,发展橡胶、甘蔗等种植加工业,带动季节性用工5000余人次。三是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对各辖区内的茶叶、甘蔗、烤烟等产业用工需求与各用工协会、用工大户签订用工服务保障协议。如:耿马自治县以“6+N”特色农业为带动,依托甘蔗、茶叶、坚果等产业,提供种植、加工等岗位,带动5.7万人就近就业。四是在发挥全市9个零工市场便捷收集就地就近零工需求的基础上,指导临翔区零工市场与临翔区乡(镇)中用工需求量大的村(社区)签订用工服务协议,临翔区建成覆盖城乡的零工服务网络,收集岗位2840条、求职需求2365人,促成灵活就业1498人次。设立“社区加工车间”“家庭工厂”,吸纳“宝妈”、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地就业。五是市、县(区)人社局工作组加大就业帮扶车间走访服务力度,收集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扩容的需求,针对用工需求和资金需求分别采集发布和协调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发展扩容,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沧源自治县建成“县级零工市场+乡级驿站+村级之家”三级零工服务体系,覆盖全县1个县级市场、10个乡级驿站、95个村级站点。通过“两库一平台”(企业岗位库、求职人员库、信息匹配平台)精准对接用工需求,累计服务企业302家,提供岗位2851个,覆盖零工3390余人次。

——送岗位、到家门,线上线下齐发力。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中,市人社部门在临沧动车站设立了返乡人员就业服务咨询台,各县(区)人社部门组成送岗小分队,在人员集中的乡(镇)街天举行微招聘会推荐就地就近岗位,协同做好每月26日“临沧招聘日”的送岗活动。如凤庆县在滇红技工就业创业家园打造综合性零工市场,发布灵活用工信息,解决“一老一小”家庭就业难题,今年已组织招聘会20场,发布岗位1566个,带动就业1252人次。如:永德县培育本土电商团队,建立“电商孵化基地”,培训农民主播200余人,开展芒果、坚果等农产品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1.2亿元,带动500余人就业,实现“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截至目前,全市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专场招聘招聘会378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74611个,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

——抓培训、提技能,分类教学强本领。一是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推行技能培训就业班、产业班、提升班和在校学生班,组织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脱贫人口、两后生、高校毕业生等就业重点群体,聚焦乡村振兴、康养服务、生态保护、旅游服务、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如:凤庆产业园区开展茶叶加工、家政服务等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9860人。二是从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促进转移就业、促进增收出发,以订单式、定岗式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主,统筹兼顾脱贫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如:临翔区采取“培训+就业”同步推进,开展烟叶分级、电商直播等技能培训,2025年举办培训48场次,覆盖2012人次,促进就业1860人。培训后直接对接本地企业,实现“学即上岗”。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百日行动135个班6312人次。其中:就业班35个1699人次;产业班97个4464人次;创业班1个28人次;企业提升班3个121人次。

——扶创业、带就业,贷款助力增岗位。一是指导8县(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中,协同各承办机构、承贷金融机构同步开展有意愿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对象资料收集审核工作。2月25日,召开了市级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统一2025年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为3.6%,个人承担1.8%。二是2月26日,在凤庆县启动了临沧市2025年创业担保贷款集中发放仪式,推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助推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截至3月底,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73人/户,发放金额23994万元,带动就业3063人。其中:“贷免扶补”789人,发放金额19324万元,带动就业2513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184人,发放金额4670万元,带动就业550人。三是坚持依托产业、服务产业、助推产业的思路来建设“幸福里”就业社区、就业帮扶车间等就业载体,让无法外出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如:凤庆县营盘镇探索建设“幸福里”社区就业模式,通过联农带农机制,降低企业用工和群众务工成本,整合周边企业资源提供3632个岗位,实现3176人次就业。双江自治县以冰岛茶为核心,延伸茶叶种植、加工、文旅产业链,开发冰岛茶山、景亢傣族古村落等乡村旅游项目,提供导游、民宿管家、餐饮服务等岗位,吸纳本地劳动力800余人,带动季节性用工3000余人次,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5年拟计划打造省级创业小镇、创业街道、创业村落、省级劳务品牌等创业载体助推就地就近就业。



    • 主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
      备案序号:滇ICP备08100245号
    • 承办: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020048
    • 制作及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服务热线:0883-12345
    • 滇公网安备 53090202000019号
      运行维护:临沧市临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